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主要分两个部分:诊疗篇和建构篇。诊疗篇主要陈述美学之死与语言使用、私有语言与内在情感的表述、艺术心理学的误区以及康德美学的核心”无限”观,反对艺术符合现实论、审美情感决定论,破解内在理想和目的论美学的虚妄,使美学研究摆脱康德目的论观念的控制。建构篇通过对艺术类型、艺术规则、艺术契约、文学伴随论、文学虚构的分析陈述,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具体化、整体化,使本来处于零散、不完整状态的维特根斯坦文艺美学观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言
- 总论 美学语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旨趣
-
上 诊疗篇
-
第一章 美学是一门错误的学科? ——维特根斯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及对新美学的启示
-
一、美的普遍本质与作为语词的“美”
-
二、语言使用的原初语境
-
三、“美”的概念的误用
-
四、“美”作为超级概念
-
五、小结:美作为艺术行动
-
-
第二章 私有语言命题与内在心灵 ——维特根斯坦对内在论美学的批判
-
一、内在心灵世界的形而上假设
-
二、内在心灵与私有语言命题
-
三、私有语言(内在心灵)的翻译误区
-
四、内在感觉的不确定性
-
五、区分内在心灵与外在世界的谬误
-
六、一个诊治:去除神秘主义
-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反弗洛伊德 ——心理学美学的问题所在
-
一、无意识层面的性心理与美感的由来
-
二、生理—心理模型与深度解释
-
三、心理动机与审美因果
-
四、精神分析的解释魅力与理论误区
-
-
第四章 无限与审美神秘性 ——康德美学批判
-
一、无限:数的飞跃?
-
二、无限是一种飞跃?
-
三、 作为事实的“无限”的断裂与无限的意义“在别处”(概念使用)
-
四、对“无限”的意指:心灵的机制还是概念误用
-
五、愉悦:情感的重负或另一种游戏
-
六、方法反思:先验及其批判
-
-
-
下 建构篇
-
第五章 艺术本性、家族相似与艺术类型
-
一、艺术本性的时间溯源
-
二、艺术本性的先验溯源
-
三、先天基础的无限悬搁
-
四、先天之物作为反思的经验界限及推论剩余
-
五、非先天亦非经验的家族相似
-
六、艺术类型作为艺术本性的替代
-
-
第六章 艺术规则与契约 ——在艺术训练中习得规则
-
一、被抛入的艺术实践
-
二、艺术游戏与遵行规则
-
三、艺术标准与超级机制
-
四、艺术之规无处不在
-
五、艺术类型与规则习得
-
六、艺术灵感的误区
-
七、艺术制度还是艺术契约?
-
八、杜尚与艺术试验
-
-
第七章 文学伴随论 ——论“真实”作为文学的伴随因素
-
一、类型与情节的合理性:一个例子
-
二、真实(reality)在文学中的地位
-
三、“真实”之为文本解释的功能
-
四、一个独特的例子:诗如何成就生活事实
-
五、文本内的“真实”
-
六、“真实”作为文学的伴随要素
-
-
第八章 虚构与语言行动 ——论塞尔的假装的以言行事观
-
一、文学与虚构的关系
-
二、区分三个概念:虚构、说谎与假装
-
三、虚构:意向还是惯例?
-
四、文学虚构如何与世界相关
-
总结论
-
-
- 附录 维特根斯坦论美与美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