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本诗歌史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567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的记录从日本原始歌谣开始,关涉日本民族诗歌——和歌诞生,又将和歌与中国古诗的接触、日本汉诗的兴起等历史脉络加以整理,进而将近现代以来日本诗歌通过与西方艺术精神的交流创造新诗体,走向现代化、多样化的过程进行分析,突现了日本古今诗歌发展的历史不是变迁史而是同汉、洋诗歌的融合史的观点。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一片诗心铸诗史(代序) ——唐月梅先生《日本诗歌史》学习札记
  •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 第一章 日本诗歌的起源原始歌谣的源头——古代歌谣的形成——短歌形态的初现
    • 第一节 原始歌谣的源头
    • 第二节 古代歌谣的形成
    • 第三节 短歌形态的初现
  • 第二章 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的诞生《万叶集》的问世——万叶歌风的形成——万叶歌学批评意识的萌芽——《万叶集》与中国文化
    • 第一节 《万叶集》的问世
    • 第二节 万叶歌风的形成
    • 第三节 万叶歌学批评意识的萌芽
    • 第四节 《万叶集》与中国文化
  • 第三章 《万叶集》的主要歌人及歌作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山部赤人——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东歌·戍边歌
    • 第一节 柿本人麻吕
    • 第二节 高市黑人·山部赤人
    • 第三节 山上忆良
    • 第四节 大伴旅人·大伴家持
    • 第五节 东歌·戍边歌
  • 第四章 古代汉诗文兴起中国文学的影响与汉诗文勃兴——现存最古汉诗集《怀风藻》——三大敕撰汉诗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白氏文集》的流行与汉诗人菅原道真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与汉诗文勃兴
    • 第二节 现存最古汉诗集《怀风藻》
    • 第三节 三大敕撰汉诗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
    • 第四节 《白氏文集》的流行与汉诗人菅原道真
  • 第五章 和歌的中兴与《三代集》私撰集、敕撰集的流行——纪贯之与第一部敇撰《古今和歌集》——古今时代的六歌仙——《后撰和歌集》与《拾遗和歌集》
    • 第一节 私撰集、敕撰集的流行
    • 第二节 纪贯之与第一部敇撰《古今和歌集》
    • 第三节 古今时代的六歌仙
    • 第四节 《后撰和歌集》与《拾遗和歌集》
  • 第六章 古代诗学·歌学的诞生中国诗学的引进与《歌经标式》等——空海与《文镜秘府论》──《古今和歌集》序中的 歌学论——赛歌兴隆及判词的批评意识——忠岑·公任·俊赖及歌论书的流行
    • 第一节 中国诗学的引进与《歌经标式》等
    • 第二节 空海与《文镜秘府论》
    • 第三节 《古今和歌集》序中的歌学论
    • 第四节 赛歌兴隆及判词的批评意识
    • 第五节 忠岑·公任·俊赖及歌论书的流行
  • 第七章 和汉诗歌并存与歌谣·和歌再昌盛和汉诗歌并存与《和汉朗咏集》——汉诗文精粹的双璧《本朝文粹》《本朝续文粹》——神乐歌·催马乐与《梁尘秘抄》《闲吟集》——八代集的规范化——西行与《山家集》
    • 第一节 和汉诗歌并存与《和汉朗咏集》
    • 第二节 汉诗文精粹的双璧《本朝文粹》《本朝续文粹》
    • 第三节 神乐歌·催马乐与《梁尘秘抄》《闲吟集》
    • 第四节 八代集的规范化
    • 第五节 西行与《山家集》
  • 第八章 中世和歌的革新与《新古今和歌集》歌坛空前活跃与私家集·敕撰集共荣——《新古今和歌集》的新世界——《新古今和歌集》的歌人们——十三代集与家道三大家道派的形成
    • 第一节 歌坛空前活跃与私家集·敕撰集共荣
    • 第二节 《新古今和歌集》的新世界
    • 第三节 《新古今和歌集》的歌人们
    • 第四节 十三代集与三大家道派的形成
  • 第九章 中世歌学的新超越歌学的新发展——藤原俊成承前启后的歌学——藤原定家与歌学体系化的完成
    • 第一节 歌学的新发展
    • 第二节 藤原俊成承前启后的歌学
    • 第三节 藤原定家与歌学体系化的完成
  • 第十章 中世新兴的连歌·狂歌·川柳连歌的形成与发展——救济·良基的开创性贡献——心敬·宗祇将连歌推向新高峰——狂歌·川柳的流行
    • 第一节 连歌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救济·良基的开创性贡献
    • 第三节 心敬·宗祇将连歌推向新高峰
    • 第四节 狂歌·川柳的流行
  • 第十一章 五山文学体制内外的诗五山诗与中国禅林文学——五山文学的主要代表诗人们——五山诗文双壁义堂周信·绝海中津——一休宗纯诗的狂气——良宽诗的风流
    • 第一节 五山诗与中国禅林文学
    • 第二节 五山文学的主要代表诗人们
    • 第三节 五山诗文双璧义堂周信·绝海中津
    • 第四节 一休宗纯诗的狂气
    • 第五节 良宽诗的风流
  • 第十二章 近世俳句·俳论的兴起与革新从连歌到俳谐连歌·俳句的演变——贞门派与谈林派的俳论论争——芭蕉与俳句革新——蕉风俳论的独创性——蕉门对焦风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从连歌到俳谐连歌·俳句的演变
    • 第二节 贞门派与谈林派的俳论论争
    • 第三节 芭蕉与俳句革新
    • 第四节 蕉风俳论的独创性
    • 第五节 蕉门对蕉风的继承与发展
  • 第十三章 近世歌学论的形成与俳句中兴复兴国学对歌学论的促进——与谢芜村与俳句中兴——小林一茶的新句风
    • 第一节 复兴国学对歌学论的促进
    • 第二节 与谢芜村与俳句中兴
    • 第三节 小林一茶的新句风
  • 第十四章 近代新诗时代的到来与流派的勃兴《新体诗抄》与翻译西方诗——森鸥外译《于母影》与浪漫派兴起——浪漫派诗人岛崎藤村·北村透谷·石川啄木——唯美派与北原白秋·木下杢太郎
    • 第一节 《新体诗抄》与翻译西方诗
    • 第二节 森鸥外译《于母影》与浪漫派兴起
    • 第三节 浪漫派诗人岛崎藤村·北村透谷·石川啄木
    • 第四节 唯美派与北原白秋·木下杢太郎
  • 第十五章 近代和歌·俳句的改良与革新传统和歌的革新——俳句改革的尝试——正冈子规及其弟子们——与谢野晶子与明星派歌坛
    • 第一节 传统和歌的革新
    • 第二节 俳句改革的尝试
    • 第三节 正冈子规及其弟子们
    • 第四节 与谢野晶子与明星派歌坛
  • 第十六章 近代象征诗派的开展从浪漫·唯美诗风到象征诗风——近代诗的新时代与象征诗的展开——象征诗坛的“白秋·露风时代”——萩原朔太郎与近代象征诗的完成
    • 第一节 从浪漫·唯美诗风到象征诗风
    • 第二节 近代诗的新时代与象征诗的展开
    • 第三节 象征诗坛的“白秋·露风时代”
    • 第四节 萩原朔太郎与近代象征诗的完成
  • 第十七章 民众诗的兴起与现代艺术派的萌芽民众诗的兴起——农民诗人宫泽贤治——无产阶级派诗与代表诗人中野重治·金子光晴·小熊秀雄
    • 第一节 民众诗的兴起
    • 第二节 农民诗人宫泽贤治
    • 第三节 无产阶级派诗与代表诗人中野重治·金子光晴·小熊秀雄
  • 第十八章 现代诗歌展开现代艺术派与现代初期的诗歌运动——现代象征·唯美的代表诗人高村光太郎——《诗与诗论》派的西胁顺三郎·三好达治——《四季》派的立原道造·中原中也
    • 第一节 现代艺术派与现代初期的诗歌运动
    • 第二节 现代象征·唯美的代表诗人高村光太郎
    • 第三节 《诗与诗论》派的西胁顺三郎·三好达治
    • 第四节 《四季》派的立原道造·中原中也
  • 第十九章 当代诗的新起点战后的反思与诗歌的新起点——历程派重建与荒地·列岛两派的诞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生代诗人登场
    • 第一节 战后的反思与诗歌的新起点
    • 第二节 历程派重建与荒地·列岛两派的诞生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生代诗人登场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