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俄罗斯的变化与重新崛起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372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分别从当代俄罗斯经济政策、政治改革、文化走向等角度对转型后的俄罗斯社会展开分析,汇集了多位俄罗斯经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学者的较新成果和文章,数据新颖,角度独特,对理解新时期的俄罗斯国家形象,对比中俄大国转型的异同和未来趋势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编辑委员会
  • 目录
  • 俄罗斯重新崛起中的“全球性影响”
    • 一 国家的“区域性影响”与“全球性影响”
    • 二 G20聚会给了俄罗斯又一次发挥“全球性影响”的机会
    • 三 俄罗斯成为快速发展经济体,促进“金砖国家”继续影响世界
    • 四 俄罗斯恪守《联合国宪章》,不惧压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 五 俄罗斯“双头鹰”式的牵动机制,影响东西方及世界格局
    • 六 启示与结论
  • 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对比分析
    • 一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战略路径对比分析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分析
    • 三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分析
    • 四 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过程中本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对比
    • 五 2011年,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六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开启了中俄战略合作的新阶段
    • 七 对中俄改革开放战略和实践的客观评价与分析结论
    • 八 正确选择改革开放战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俄罗斯经济的“油气依赖”及其现代化转型研究
    • 一 俄罗斯国家财政和主权财富基金对石油天然气收入的依赖
    • 二 油气出口对俄罗斯外贸和外汇储备的重要意义
    • 三 俄罗斯各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四 降低油气依赖和“创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途径和困难
    • 五 结论
  •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重塑和现实主义的回归——2008—2012年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变化
    • 一 解体后的俄罗斯电影:迷茫与重生
    • 二 神秘奇幻、荒诞乖张与历史传记平分秋色
    • 三 现实主义的回归
  • 俄罗斯汉学传统的历史分析——兼论俄罗斯鲍里斯·利沃维奇·李福清院士对汉学研究的贡献
  •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20世纪俄语科学院语法的变化与发展
    • 一 前言
    • 二 各部语法的基本特点
    • 三 各部语法之间的共同之处
    • 四 各部语法的变化之处
  • 俄罗斯三大油气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 一 股利政策类型
    • 二 俄罗斯三大油气公司股利发放情况
    • 三 结论
  • 俄罗斯本土犯罪构成学说的历史演进
    • 一 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产生的学术背景
    • 二 沙俄时期的犯罪构成学说
    • 三 苏联时期的犯罪构成学说
    • 四 新俄时期的犯罪构成学说
    • 五 结语
  • 中俄两国劳动法体系及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
    • 一 中、俄两国劳动法的产生背景
    • 二 中俄两国劳动法的体系及其比较
    • 三 中俄两国劳动法对雇主在违反工资以及离职补偿金支付期限所应承担责任的比较
    • 四 中俄两国劳动法带薪休假制度的比较
    • 五 中俄两国劳动法对罢工问题规定的比较
    • 六 结语
  • “主权民主”与俄罗斯的主权与人权关系
    • 一 主权与人权的争论
    • 二 “主权民主”——俄罗斯的治国理念
    • 三 “主权民主”指导下的主权与人权实践
    • 四 结语
  • 转型时期俄罗斯工会与社会劳动关系分析
    • 一 俄罗斯工会制度的转变
    • 二 俄罗斯工会成为社会劳动关系权利主体的阻碍因素
    • 三 俄罗斯社会劳动领域危机的社会调查研究
    • 四 结论
  • 中俄科技合作的基础与发展
    • 一 中俄科技合作的基础
    • 二 中俄科技合作的发展
    • 三 结语
  • 1985—1991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 一 原苏联最后七年改革的历史动因、目的和性质
    • 二 原苏联最后七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 上层建筑的改革及其引发的各种危机
    • 四 反思和启示
  • 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稳定的政党因素(1990-2010年)
    • 一 政府更迭中的政党因素
    • 二 南部动荡与政党精英
    • 三 不稳定与极端主义政党
    • 四 结论
  • 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罗斯的影响——俄罗斯在独联体内的次区域一体化政策研究
    • 一 成立条件与背景
    • 二 发展沿革
    • 三 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
    • 四 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 五 结论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