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影响下,一种异质社会——数字社会——在韩国出现,并导致社会的很多领域发生变化。网络交流不断扩张,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形成;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遭遇挑战;社会不平等格局以及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等等。对于这些方面,作者不但描述了其特征,而且分析其可行性和条件。对于同样身处网络社会的中国,韩国数字化社会的出现及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并未雨绸缪地采取措施避免其数字化社会的负面影响。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言一
- 序言二
- 目录
-
第一部分 动向篇
-
第一章 IT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
-
一 技术发展与社会变化
-
二 信息革命
-
三 IT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四 异质社会的出现
-
五 技术社会的未来展望
-
六 结语
-
-
第二章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与企业文化
-
一 信息/知识社会的出现与知识管理
-
二 网络革命作为“第二产业革命”
-
三 新经济的特点
-
四 知识及知识管理的意义
-
五 韩国代表性企业的知识管理推进情况与问题
-
六 阻碍韩国企业知识管理的文化因素
-
七 知识管理成功的文化条件
-
八 小结
-
-
第三章虚拟文化的特性与动态
-
一 虚拟文化出现的背景
-
二 信息化进程
-
三 虚拟空间的出现
-
四 虚拟空间的基本属性
-
五 虚拟空间的日常效果
-
六 虚拟文化的形成
-
七 虚拟时代的文化定向
-
八 虚拟文化论的韩国化
-
九 虚拟文化的动态
-
十 结语
-
-
第四章 信息化与社会不平等格局的变化
-
一 新的社会不平等论
-
二 现状
-
三 理论研究
-
四 现代社会的宏观动态
-
五 社会不平等的现代性转变
-
六 新型不平等模式
-
七 结语
-
-
-
第二部分 争议篇
-
第五章 Usenet新闻组与虚拟社区
-
一 虚拟空间的新型人际关系
-
二 虚拟社区的概念
-
三 han.新闻组的形成和发展
-
四 组织结构与会员问题
-
五 社会关系与等级化
-
六 社区维持机制
-
七 虚拟社区的发展前景与局限性
-
-
第六章 “R一代”与“红魔”
-
一 2002年世界杯与青少年的崛起
-
二 “R一代”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三 虚拟社区——“红魔”与青少年
-
四 从“N一代”到“R一代”
-
五 结语
-
-
第七章 虚拟角色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
一 替代性社会化空间的出现
-
二 调查方法
-
三 网络的扩散和青少年的生活变化
-
四 虚拟空间与青少年认同感的发展
-
五 虚拟角色与虚拟空间中的自我表现
-
六 如何看待虚拟角色的流行
-
七 虚拟认同感尝试中的“虚拟角色效应”
-
八 虚拟角色对青少年认同感的负面影响
-
九 结语
-
-
第八章 信息差距的现状与政策课题
-
一 信息差距作为新等级因素
-
二 围绕信息差距的基本论争:争论焦点与问题
-
三 信息差距的一般形态
-
四 信息差距形成的原因及扩散的途径
-
五 信息差距不同类型研究
-
六 信息差距的解决方案:从“工具化模式”到“技术社会化模式”
-
七 信息福利社会的条件“信息福利权”
-
-
第九章 结论:面向网络共同社会
-
一 探索后现代社会理念
-
二 网络、网络社会
-
三 网络社会出现的背景与特点
-
四 关于网络社会的研究方法
-
五 网络化与生活空间的重建
-
六 探索新的社会发展理念
-
七 新关系主义的性质
-
八 新交往共同体的特点
-
九 交往系统的组织化方案
-
十 新关系主义区域联系网的基本构图
-
十一 结语
-
-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166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