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深度數位大掃除:3 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8055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無法長時間聊天而不瞄手機,
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15個實作法,打造連線與離線的黃金比例。
取回數位生活的自主權,
重拾你對人事物的專注力。

◎ 亞馬遜年度最佳商業/領導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最新力作。
◎ 甫上市,旋即登上《紐約時報》、亞馬遜等各大暢銷榜。
◎ 被譽為科技界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足以為生活帶來奇蹟式轉變。

\許多科技造成的果,早已背離發明的初衷/

為什麼需要進行數位大掃除?在選擇數位產品時,我們往往著眼於便利性,而忽略了它們造成的危害,例如iPhone原意是要作為結合iPod(聽音樂)和手機功能的新裝置,如今卻成了app商人綁架用戶的平台。
在數位科技令人上癮的特質中,少部分是偶然產生,絕大部分是商人刻意為之(許多科技企劃案皆是以「讓人忍不住想用」為起點)。我們為了追求些許便利,把新科技盲目地添加到生活中,回過神才發現自己淹沒在日益喧囂的科技產品裡。

\線上人生愈蓬勃,真實生活愈淺薄/

連線與離線生活有如一場零和賽局,過度連線正在全面蠶食我們的生活品質:

.喪失獨處能力:
獨處並非孤身一人,而是一種大腦不受他人干擾的狀態。研究證實,缺乏獨處是導
致焦慮等相關心理疾病的主因;而適度的獨處,有助於發想創意、解決問題、強化
人際關係。
.沉溺線上世界,虛應現實互動:
點擊社群媒體通知的衝動,是科技商人精心設計的結果,可以為他們賺進大把銀子,
但無法為你贏得大好人際關係。成功戒除數位成癮的一名讀者說:我與孩子的互動
更「有心」了。
.緩慢累積的疲累能量:
不斷接觸朋友在網路上精心展現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自我貶抑,對青少年來說,
這也是受到公開排擠的殘酷方式。社群媒體上的負面情緒總是比正面、有建設性的
言論吸引更多關注。一再與這種負面情緒互動,會累積成一股令人疲累的負能量。

所以,與其被商人的設計牽著走,我們要自訂科技的使用方法。

\30天數位大掃除,找回自己珍視的人事物/

在一場上千人參與的大型實驗中,《深度數位大掃除》的15個實作法,已為許多重度連線者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我不再對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按讚或留言,不再頻繁透過簡訊與人聯繫,人際關係反
而更深厚。
.可以長時間交談而不瞄手機;可以和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時光,而沒有非得記下所有經歷的衝動。
.知道當天的新聞,但不覺得自己被新聞疲勞轟炸。
.不再擔心自己錯過什麼,因為知道哪些活動能真正帶來意義和滿足。
  • 佳評如潮
  • 前言
  • 第一部 基礎
    • 一 實力懸殊的軍備競賽
    • 二 數位極簡主義
    • 三 數位斷捨離
  • 第二部 實作
    • 四 獨處
    • 五 別按讚
    • 六 重拾休閒
    • 七 加入注意力抵抗運動
  • 結語
  • 謝詞
  • 參考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