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修養與批判:跨文化視野中的晚期傅柯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00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代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晚期由知識、權力、倫理三角度切入「自我修養」(culture de soi, self-cultivation, Selbstkultivierung)的主題,對精神修養的觀念提出反省,並且藉由「通古今之變」,探尋修養哲學的困境與潛力。傅柯串連批判精神與修養實踐、美學與創造性,敞開人生修養的跨文化視野,對傳統的修養觀提供了批判性反思的獨特契機。
  「自我修養」本是古代歐洲哲學的主要領域,而傅柯晚年特別著重「修養」與「美學」的關係,對於修養哲學提出革新和現代轉化。這樣思想的轉折,在1978年前後已可見端倪。他先是以「治理性」的概念補充,甚至取代「權力」;再則透過基督教「牧師權力」的分析,切入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探索。
  何乏筆教授以深入歐洲古典哲學研究等方式,檢驗傅柯晚年思想的諸多論說,企圖弔詭地以投入傅柯思想的方式,擺脫傅柯所代表的「現代性」牢籠。他也將「美學修養」視為當代跨文化哲學的共同問題,把傅柯思想與當代漢語哲學熟悉的本體、工夫、境界等概念加以連結,以展開晚期傅柯修養觀的內在批判。
  在何乏筆教授的論述中,自我修養(以及「修身」、「修己」等)的相關話語和實踐,已成為穿越古今東西之間的重要文化通道。《修養與批判》表面上探索歐洲哲學的問題,深層處卻已貫穿跨文化的混雜交織,一方面藉由中國文人美學的資源,豐富歐洲文化在同一面向的貧乏;另一方面則探究傅柯式美學修養的長處,以界限經驗的概念突破中國哲學及美學研究的刻板觀念,以實際的哲學工作,展現出當代漢語哲學的跨文化潛力。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獻給
  • 引言
  • 傅柯著作縮寫表
  • 序言
  • 第一部:修養重估
    • 第一章:跨文化批判與當代漢語哲學
    • 第二章:柏拉圖主義的弔詭與修養論的歷史轉化
    • 第三章:從性史到修養史
  • 第二部:創意工夫
    • 第四章:自我發現與自我創造
    • 第五章:由傅柯看尼采:工夫主義與美學的批判意義
    • 第六章:內在超越重探:韋伯與工夫倫理的美學化
    • 第七章:哲學生命與工夫論的現代化
  • 第三部:美學修養
    • 第八章:能量的折曲
    • 第九章: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
    • 第十章:越界與平淡
  • 徵引書目
  • 翻譯對照表
  • 致謝
  • 本書各章節的出版狀況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