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記憶是心理、身體個人化的經驗總合,它繫牽了情感、價值與認同,構成了我們的身分與主體,記憶「捍衛過去」的內蘊底質,可以為現在、將來服務,而集體記憶的喚醒更可以抗衡特定集團的私有與獨占。記憶書寫可以補敘歷史之不足,我們應該將回憶之聲重新納入歷史敘述中,並且肯定具有歷史承擔意識的文學作品。本論文以書寫個體記憶的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書寫家族記憶/歷史的張大春《聆聽父親》,以及書寫時代記憶/歷史的龍應台《大江大一九四九》為研究對象與分析中心,此三文本「記憶與遺忘」重奏的張力充溢書中,但其擷取記憶的方式與敘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疇
-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
-
第二章 記憶與歷史的書寫
-
第一節 話語敘述與身體表徵
-
第二節 身體表徵與視覺畫面
-
第三節 地景攝錄與時空定位
-
第四節 自我參照與多源文獻
-
-
第三章 回憶書寫與記憶創傷
-
第一節 哀暮與傷逝—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
一、青春的流光碎影
-
二、神隱的憂傷
-
-
第二節 傳衍的病癥-張大春《聆聽父親》
-
一、背叛情結的焦慮
-
二、自我認同與質疑的迷離
-
-
第三節 個人之慟與國族之殤-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一、暴力與虛妄的震盪
-
二、流離者的苦難圖像
-
-
-
第四章 記憶的重構
-
第一節 個體記憶的編織與想像—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
一、純情與偷情的春吶
-
二、蠻荒與文明的異想
-
-
第二節 跋畫家族的生命輿圖-張大春《聆聽父親》
-
一、自由與歸返的思辨
-
二、家族與人物的光點位置
-
-
第三節 拼貼國族/時代的記憶與歷史—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一、個人與時代的相映
-
二、史實的澄清與見證
-
三、歷史的詰問與反思
-
-
-
第五章 記憶的新詮
-
第一節 乘著記憶飛翔─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
第二節 主體建構的完成─張大春《聆聽父親》
-
第三節 在混雜中認同─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
第六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