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美國攝影家葛瑞格利.庫德森(Gregory Crewdson, 1962-)曾表示,他所想做的,就是希望能像愛德華.霍伯(Edward Hopper, 1882-1967)一樣,透過美國地方景觀來探索美國精神。另外,從庫德森的《暮光系列》(Twilight, 1998-2002)、《夢之屋系列》(Dream House, 2002)及《玫瑰之下系列》(Beneath the Roses, 2003-2008)等作品都可看出其題材及形式受到霍伯的影響,並且給予觀者孤獨的感受。因此,本篇論文將著重在庫德森90
- 摘要
- 圖版目錄
-
緒論
-
1.研究動機與背景
-
2.「孤獨」的定義
-
3.研究對象
-
4.文獻回顧
-
5.研究方法與架構
-
-
第一章 美術史對孤獨的表達
-
第一節 繪畫中的孤獨表現
-
第二節 1920年代至今美國繪畫中的孤獨表現
-
-
第二章 當代社會、攝影與孤獨
-
第一節 攝影與孤獨
-
第二節 紀實與人像攝影
-
第三節 紀實性的消解:編導式攝影
-
第四節 媒體時代:攝影在當代的狀態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三章 葛瑞格利.庫德森的編導式攝影
-
第一節 《暮光系列》
-
一、文本、影像與記憶:真實與虛構之間
-
二、電影中的時空成規
-
三、小結:傳播的超脫
-
-
第二節 《夢之屋系列》
-
第三節 《玫瑰之下系列》
-
一、象徵的混亂
-
二、虛構敘事的時空指涉:建構現實
-
三、破壞/順從:面對孤獨的恐懼
-
-
- 第四章 結論
- 參考資料
- 圖版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