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主要研究兩岸與港澳的當代文學,以當代文學史、類文學史及專題史為軸心,剖析文學發展背景、文學制度、文學論爭、作家結構、文學專著與文學史觀等等議題,兼及現代文學研究和當前的文學評論。透過本書,可見作者在面對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的迥異、地區文學生存狀態的差別、以及作家作品的複雜性,仍從容應對,且游刃自如的態度。也看見作者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作品與文獻中,梳理出臺灣的文學研究焦點。
- 推薦序 特別的古遠清 謝冕
- 自序 用政治天線接收臺灣文學頻道
-
第一章 文學場域
-
第一節 陸臺港當代文學研究連環比較
-
一 大陸←→臺灣
-
二 臺灣←→香港
-
三 香港←→大陸
-
-
第二節 臺灣文學的生產機制及傳播方式
-
一 文藝政策由「戰鬥」轉向無為而治
-
二 文學社團從一「會」獨大到多元競爭
-
三 文學教育從中國化到「去中化」
-
四 文學論爭從「單挑」到形成「群架」
-
五 出版業從官辦到走向民營
-
六 文學副刊從如日中天到日薄西山
-
-
第三節 在陰霾籠罩中的臺灣新世紀文學
-
一 從「政治時間」到「文學時間」
-
二 南轅北轍的文壇
-
三 兩岸文學,各自表述
-
-
第四節 從「發現」到「發明」臺灣文學
-
一 一場暗中較勁的文學比賽
-
二 大陸學者:重新「發現」臺灣文學
-
三 臺灣獨派:重新「發明」臺灣文學
-
四 兩岸:求同存異,多元共生
-
-
-
第二章 南方文學
-
第一節 「泛綠文學陣營」的構成要素
-
一 「泛綠文學陣營」的主要陣地
-
二 「泛綠文學陣營」的路線衝突
-
三 「泛綠文學陣營」的臺獨訴求
-
四 「泛綠文學陣營」的發展過程
-
-
第二節 《文學臺灣》:「南方文學」機關刊物
-
一 屬於「臺灣民族」的「南部文學」
-
二 「臺灣」已不單純是地理鄉土符號
-
三 葉石濤是「南部文學」的精神領袖
-
四 他們在南方「直銷」分離意識
-
-
第三節 「臺語文學」的內部敵人
-
一 眾說紛紜的「臺語」
-
二 有「臺語」而無「文學」
-
三 七種「內部敵人」
-
-
-
第三章 歷史語境
-
第一節 光復以來的臺灣文學論爭
-
第二節 光復以來的臺灣文學事件
-
第三節 二○一六年的臺灣文學事件
-
一 臺灣文學系:出了什麼問題
-
二 「臺灣文學館」館長人選之爭
-
三 《灣生回家》作者造假引發的風波
-
四 超級「戰神」陳映真告別文壇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