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德國政治學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說:「國際政治與其他政治完全一樣,都是一種權力鬥爭」,揭示出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的本質,說明國際秩序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權力平衡的結果。
本書由負責日本外交及安全保障相關事務的前首相輔佐官長島昭久撰寫,作者以「現實主義」角度剖析日、中、美三國間的情勢,並從2012年日本政府提出購買釣魚台列嶼的計畫及內幕談起,接著介紹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不戰而勝」的戰略布局與對日本造成的影響;再來說明面對中國的擴張及野心,美國所採取的「對中國在南海行為作出反擊」、「將重心移往亞太地區」、「採取離岸制衡戰略」等應對措施,而身在兩國間的日本該如何自處、如何與美國合作,這些都是本書探討的重點。
面對中國的威脅,位處第一島鏈的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尤其現今美中關係緊繃,要如何與日本、美國等理念相同的國家並肩作戰,日本對國際情勢的觀察與行動值得借鑑。
本書由負責日本外交及安全保障相關事務的前首相輔佐官長島昭久撰寫,作者以「現實主義」角度剖析日、中、美三國間的情勢,並從2012年日本政府提出購買釣魚台列嶼的計畫及內幕談起,接著介紹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不戰而勝」的戰略布局與對日本造成的影響;再來說明面對中國的擴張及野心,美國所採取的「對中國在南海行為作出反擊」、「將重心移往亞太地區」、「採取離岸制衡戰略」等應對措施,而身在兩國間的日本該如何自處、如何與美國合作,這些都是本書探討的重點。
面對中國的威脅,位處第一島鏈的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尤其現今美中關係緊繃,要如何與日本、美國等理念相同的國家並肩作戰,日本對國際情勢的觀察與行動值得借鑑。
- 「台灣安保叢書」總序/羅福全
-
前言
-
風雨前的寧靜——釣魚台列島「國有化」的始末
-
石原家族的事、SAIS與CFR的事
-
感動於野田首相的決心
-
「悄悄的進行」
-
被迫轉換的「悄悄進行」路線
-
美國的真心話
-
中南海的權力鬥爭
-
身為防衛副大臣的最後任務
-
釣魚台事件的核心
-
-
第一章 外交及安全保障的現實主義
-
現實主義的原點:小泉信三的和平論
-
明治時代的現實主義:伊藤博文與朝河貫一
-
後冷戰時期的現實主義與安全保障的起源
-
英美的現實主義:季辛吉與艾登
-
現實主義者等同於新保守主義者?
-
-
第二章 中國的崛起與戰略
-
脫離「韜光養晦」,走向「大國崛起」及「前進海洋」
-
斯皮克曼的預言
-
劉華清的「海洋強國」戰略
-
「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
南海、東海所標榜的「不戰而勝」戰略
-
克服「麻六甲困境」的重要課題
-
印度的「鑽石鍊」戰略(neckalace of diamonds strategy)
-
中國終極的戰略目標究竟為何?
-
-
第三章 美中衝突
-
中國的權力結構
-
習近平體制下對外政策
-
美國也不得其門而入
-
王滬寧這號人物
-
黨內鬥爭
-
網民與貧富差距
-
海上保安廳與中國海警局
-
美國的大戰略是「積極參與」?「維持均勢」?
-
美國「重返亞太」
-
離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
-
如何有效控管中國崛起
-
-
第四章 對中戰略的基礎
-
無以迴避的事實,看清未來趨勢
-
國家戰略所指為何?
-
「海洋國家日本」的自畫像
-
「受海洋守護的日本,朝向保護海洋」
-
麻生太郎與安倍晉三的地緣政治戰略
-
無法開花結果的印度
-
野田佳彥屬意的「太平洋憲章」
-
我所構思的日本外交安全保障戰略
-
春秋戰國時期的「遠交近攻」到二十一世紀的「遠交近衡」
-
日本的先制作為
-
在地區域支援(HRS),避免美軍降低承諾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