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0808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電影海報;還有國際導演李安,在青少年時期背著父親,偷偷到全美戲院觀摩西方電影製作拍攝的技巧。
故事從1950年臺南富商與政要歐雲明先生在永福路投資興建的「第一全成戲院」說起,這間戲院與其他兩間「大全成、小全成戲院」結合為三家全成戲院系統,見證了「電影時代」的興起。之後由吳家接手經營,在1969年4月12日改名為「全美戲院」,從此進入全美的時代。
為求生存,當時全美戲院採取「插片」的運作方式,後來因無法取得首輪電影的配額,而改為「二輪電影院」,甚至採「兩片同映、不加票價」的策略,開始邁向全然迥異於同業倒閉的命運,1970年代中後期是全美收入最豐厚的時期。到了1983年,吳家接手原小全成戲院,改名為「今日戲院」。於是「今日.全美戲院」成為臺南二輪戲院的代表。
歷經1980年代彩色電視的普及,1990年代第四台、錄影帶、VCD、DVD、盜版光碟的猖獗及網際網路的崛起,2000年前後「影城」進駐百貨公司,2010年初電影放映機全面從膠捲汰換成數位,2020年全美戲院邁入古稀之年,七十年來全美戲院孕育了李安導演和顏振發師傅,也在每個階段絕處逢生。全美戲院距離大井頭不到十公尺,如果說大井頭帶給臺南庶民的水源與商業的興盛繁榮,那麼全美戲院就是帶給臺南人電影劇場的文化養分。
這間擁有獨棟戲院配置、保存相當多電影文物的大戲院,在臺灣已所剩無幾。本書以近兩年的時間製作,以過去今日.全美戲院所累積的資料、及經營者對於戲院歷史的詮釋作為基礎,然後透過大量口述訪談及作者在文創、藝術與電影評論的專業訓練,以嶄新的觀點爬梳今日.全美戲院的歷史。
當全美戲院老闆和員工述說七十年來如波浪般起伏的辛酸歷史時,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只是全美戲院史或臺南市的戲院史,也是整個戰後臺灣的戲院史。

推薦人
李安∣國際電影導演
李崗∣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光爵(膝關節)∣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但唐謨∣影評人
吳俊漢∣全美戲院負責人
蔡明亮∣電影導演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謝銘祐∣詞曲作者
藍祖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依姓氏筆畫)

推薦語
「曾經有過一個大電影時代,你會看報紙廣告找電影時刻,進戲院要拿一張本事,那是電影院的黃金時期。王振愷的文字,像個穿梭於時空的攝影機,從臺南街市一口埋沒的古井出發,透過地景的變遷與文化的轉移,經歷了整個臺灣近代娛樂文化的過程:那些喧囂的影迷、廢一整天的二輪戲院、銀幕上方的「客滿」匾額、色色的『插片』、很想帶回家的手繪看板,以及所有愛過電影的人,共同組成了這份記憶。古井旁的全美戲院,正在持續這份大電影時代的記憶。」
──但唐謨(影評人)

「這本書由振愷執筆,為求盡善盡美,他花了一段時間,細心解讀當時報刊資訊、參考史料、檔案等各式各樣的記錄,並口述訪問社會賢達,做一系列的收集,唯恐漏掉一點珍貴的訊息,過程雖艱辛,但整個流程井然有序。身為全美戲院第二代負責人,深感任重而道遠,寄望藉著這本書來談談親身經歷,帶著大家走一趟時光隧道,心中自然具有一份格外濃烈的感受,或許這樣的感受能帶給大家許多恬然自得、洞察人心,觀察世情的人生智慧。」
──吳俊漢(全美戲院負責人)

「全美戲院及其姊妹院今日戲院,在各個時代的動盪變革中,採取什麼對應方式維持生存而屹立不搖至今?讀者可以從本書中求得或許不是答案的答案,也可從全美戲院七十年的歷史中,感受到戰後臺灣戲院發展的堅韌、辛酸,它是臺灣文化史演變中值得關注的一頁。」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午后〉:青春若是一整面獨立的拼圖,翹課去全美戲院看二場二輪電影,讓未來的壓力稍歇喘一下,或許是記持內頗大的一枚拼片。通常會是星期二的午場,我喜歡坐在二樓第一排(那時只有一個廳,好像還可以偷抽菸),人不多,銀幕洩出的故事似乎只為了我一個人對白著,抑鬱的年少也似乎走進了一個極私有的時空,自由地閒晃悠著。那天下午與年輕的作者振愷聊著這本書,發現不同世代的我們似乎因著書的內容,在那個私有的時空相遇了,一下子大全成與赤崁戲院的競賽,一下子黃梅調的重現,一下子又竄進一旁的街弄……對白著……」
──謝銘祐(詞曲作者)

「電影的黃金盛世在於集體歡呼,同聲一泣的群聚交流;電影院的魅力與魔力就亦在於能夠創造一個集體認同的夢境與祈願。寫下電影院的內外故事,就如同見證了一個世代的集體瘋魔,尤其歷經時光篩汰後,還能長存的電影院,繁華、滄桑與重生的對比就更耐人咀嚼了。」
──藍祖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重要事件
2020年是全美戲院七十週年
  • 導讀 蔡錦堂
  • 推薦序 吳俊漢
  • 作者序 王振愷
  • 楔子 大井頭的水,不停地流……
    • 大井頭的身世,戲院的前生
    • 大航海時代:普羅民遮街通大井
    • 鄭氏-清領時期:十字大街上擺市集
    • 日治時期:本町與大宮町的交叉口
  • 第一幕 慶開幕!全成第一戲院的誕生
    • 第一場 井中撈金-歐雲明的發跡
      • 龍目井撈金
      • 歐雲明小傳
    • 第二場 遊園戲夢-日治時期臺南戲院
      • 日治初期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第三場 連開三棟-全成戲院連鎖店
      • 戰後中正路上的「全成戲院」
      • 全成體系的建立
      • 在大井頭旁開戲院
  • 第二幕 從全成第一到全美戲院
    • 第一場 歐家與吳家結連理-新全美百貨店
      • 吳義垣與歐仙桃結連理
      • 飲水要多開幾口井
    • 第二場 來去電影里-臺南商業戲院的戰國時代
      • 戰後初期臺南的九間戲院
      • 「電影里」雛形的出現
      • 臺南市區戲院競爭白熱化
    • 第三場 全美戲院,隆重再開幕!
      • 表演戲團出走戲院
      • 「電影里」戰局底定
      • 全成戲院體系的轉手
  • 第三幕 兩片同映,一票價!
    • 第一場 暗室裡的插鏡頭風暴
      • 經營開始就遇瓶頸
      • 小電影院的情色禁忌
      • 全美戲院的插鏡頭風暴
    • 第二場 全美變二輪,實踐堂開分店
      • 轉型二輪戲院
      • 「兩片同映、不加票價」
      • 戲院即家,有了新家
    • 第三場 全美歌廳秀,盛大公演
      • 好天存雨來糧
      • 歌廳秀在全美
  • 第四幕 今日.全美戲院的合體進擊
    • 第一場 把今日買下來
      • 有驚無險的電影法襲擊
      • 今日戲院的轉手過程
    • 第二場 速食店、牛肉場、精品街
      • 宮古座變為延平大樓
      • 今日戲院一樓的濃太恩
      • 「今日影劇院」開演
      • 「今日精品街」開張
      • 1980年代臺南市區百貨大戰
      • 海市蜃樓般的東帝士百貨
    • 第三場 1990年代臺南戲院的最後戰役
      • 全美戲院分兩廳
      • 1990年代臺南市戲院戰役
      • 中美之爭
  • 第五幕 老戲院的文創之道
    • 第一場 新世紀老戲院倒閉浪潮
      • 影城攻破城池進入府城
      • 不散的老戲院
      • 從膠捲汰換成數位
      • 數位時代的犧牲者-放映師
      • 老戲院落日條款
    • 第二場 轉型之路-全美戲院的文創提案
      • 臺南影展的陪伴哲學
      • 大導演記憶中的電影院
      • 戲院文物百寶盒
      • 戲院舞台的表演回歸
      • 群眾交流的集散地
    • 第三場 手繪看板的背後
  • 後記 告別與新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致謝
  • 附錄
    • 附錄1 從全美戲院走到今日戲院
    • 附錄2 凝視全美戲院-建築空間巡禮
    • 附錄3 今日.全美戲院年表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