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综述了国内外历史土地利用空间重建思路、基本假设、研究方法和验证体系,以及碳排放估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收集了近300年以来中国分省耕地、林地和人口数据,利用分区约束性CA和行为主体选择模型分别重建了1661-1952年分省1km×1km网格分辨率下的耕地和林地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簿记模型分省估算了近300年来我国耕地开垦和森林收获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效应评估模式的关键输入参数,其数据精度直接影响到模式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
1.1.3 近300年来中国土地覆被变化显著,农林地历史资料较为丰富,成为开展历史土地利用格局重建和效应研究的优良实验场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
1.4 组织框架
-
-
第2章 研究进展评述
-
2.1 历史土地利用重建研究进展
-
2.1.1 国内外研究基本思路
-
2.1.2 重建基本假设
-
2.1.3 重建基本方法
-
2.1.4 覆盖中国区域的历史土地覆被数据集典型成果
-
2.1.5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价
-
2.1.6 重建研究趋势
-
-
2.2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
2.2.1 土地利用碳排放作用机理
-
2.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
2.2.3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
-
2.2.4 碳核算的不确定
-
2.2.5 碳排放核算趋势
-
-
2.3 进展评述与启发
-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3.1 研究区
-
3.2 研究时点选取
-
3.2.1 人口增长序列
-
3.2.2 重大历史事件
-
3.2.3 数据可获取性
-
-
3.3 历史农林地变化趋势
-
3.3.1 历史耕地变化趋势
-
3.3.2 历史林地变化趋势
-
-
3.4 数据来源
-
3.4.1 历史人口数据源
-
3.4.2 历史耕地数据源
-
3.4.3 历史林地数据源
-
3.4.4 其他空间数据
-
-
-
第4章 近300年来中国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
4.1 历史耕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
4.2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
4.2.1 模型概述
-
4.2.2 模型决策准则
-
4.2.3 模型修正
-
4.2.4 模型实现
-
-
4.3 模型参数制备
-
4.3.1 宜垦因子量化与参数识别
-
4.3.2 模型参数调试
-
-
4.4 历史耕地空间格局重建
-
4.4.1 模型精度评估
-
4.4.2 重建结果
-
-
4.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
第5章 近300年来中国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
5.1 历史林地重建模型总体思路
-
5.2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模型
-
5.2.1 历史林地潜在分布最大范围
-
5.2.2 潜在林地转化模型
-
-
5.3 历史林地空间格局重建
-
5.3.1 模型校验
-
5.3.2 重建结果
-
-
5.4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
第6章 近300年中国农林地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
6.1 碳效应核算总体思路
-
6.2 碳排放核算模型
-
6.2.1 模型概述
-
6.2.2 模型构建
-
-
6.3 模型参数制备
-
6.3.1 历史自然植被重建
-
6.3.2 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率
-
6.3.3 土地利用碳密度
-
6.3.4 干扰响应曲线
-
-
6.4 碳排放核算结果
-
6.4.1 土地开垦引起的碳排放量
-
6.4.2 森林收获引起的碳排放量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
-
6.5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6.6 小结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 后记
- 附表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