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昨夜星辰昨夜風:追憶二十世紀最後的文化巨人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3758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兩個傳統,一個是儒家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報效國家;另一個是老莊出世思想,有意識遠離權力中心,保持讀書人的本色。但不論選擇哪個傳統,他們中的多數,無論面臨多少誘惑,有過多少曲折,都不會改變他們讀書、思考、寫作、研究的文學藝術生涯,一生追求節操、風骨。這些傳統品性風範,也被二十世紀不少當代文化名人執着地承續下來,成為他們立足人生的信念。

本書作者陳丹晨長期從事文藝編撰工作,書中所書寫的23位作家、學者或個別文化官員,除了傅雷外,都是曾經與他交往較深、談天言笑的一代文化名人;他們也如傳統知識分子一樣,是在波譎雲詭的風雨中堅持寫作,執拗地追求真理的一群。有的如錢鍾書一生與仕途絕緣,有的如傅雷甫任政協委員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也有如巴金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因為與他們相識相知,每篇文章所記述的點點滴滴,作者寫來堅持論述有據,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作為寫作原則;不諛媚,不偽飾,忠實於歷史。

隨着時間流逝,人們對於一代文化名人的歷史印跡或會有各種毀譽不同的評價和理解。面對今日知識分子的生存狀况,迷失墮落現象確是史所罕見的。追憶這些前輩文化名人的懿行風範,有助於我們的反思,也有益於我們建設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社會。
  • 代序(晚晴)
  • 自序
  • 來自二十世紀的傳承
    • 文化巨人的音容笑貌—讀《百年國士》札記
  • 在錢鍾書先生寓所瑣聞(上)
    • 「我根本就沒有看見⋯⋯ 」
    • 「無妄之災」
    • 也是舊事
    • 「文藝女神不會喜歡⋯⋯ 」
    • 「我實在有點氣悶⋯⋯ 」
    • 「就算是幫⋯⋯ 的忙吧!」
    • 「活而則躍嘛!」
  • 在錢鍾書先生寓所瑣聞(下)
    • 兩手乾淨的讀書人
    • 與權勢榮譽保持距離
    • 瑣聞補敍
  • 傅雷與美
    • 關於傅雷精神的反思
    • 傅雷精神再思考
    • 傅雷的藝術人生
    • 美的殉道者
  • 巴金的精神遺產
    • 「奴在身者」和「奴在心者」—讀巴金《隨想錄》札記
    • 關於《沒有神》的一點考釋
  • 追憶故人往昔
    • 懷念楊晦先生
    • 愴然而涕下—送憲益遠行
    • 老學生眼中的吳小如
    • 冬日拜謁小如師
    • 追思吳小如師
    • 懷念亦代前輩
    • 懷念詩人馬長風
    • 淡淡之交君子風—憶黎丁
    • 戴厚英二三事
  • 難忘前人悲情人生
    • 邵荃麟的悲情人生
    • 我的第一個上級—羅俊百年祭
    • 憶馮牧
    • 憶羅蓀前輩
    • 懷念潔泯
    • 黃宗江和《坦白書》
    • 他留下的絕筆⋯⋯
    • 斯人獨憔悴—懷念唐因
    • 亡友老顧印象記
    • 洪君彥的非正常生活
  • 遙記港台文人身影
    • 遙祭梁羽生
    • 羅孚的傳奇人生
    • 余思牧與《作家許地山》
    • 「神秘的」無名氏
  • 附錄
    • 生存的歧路—中國作家生存狀況(二十世紀中後期)漫記
    • 風雨畸零舊賓客—陳丹晨訪談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