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448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雖然國民政府有在規劃抗戰以後的情形,但勝利還是來得太突然,多數的規劃並沒有真的走到可以實行的階段,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勝利後的復員、重建與軍事行動,總是落後一拍。

從軍隊來看,阿爾發(Alpha)師還在換裝,冰人與白塔(Beta)作戰計畫,預計到1945年12月,才能進攻廣州。於是,作為作戰中樞的軍事委員會,自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之初,至1946年4月軍事委員會撤銷、國防部成立前夕,一共開了30次聯合業務會議/會報,要來處理軍事上大大小小的問題。

從這些會議/會報留下來的資料,看到國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一個是後勤,特別是阿爾發師,換裝美械以後,似乎彈藥使用也比以前多,但是因為後勤跟不上,只能要求部隊自己多帶一點彈藥;一個是「偽軍」改編的問題,國軍中樞的想法是全數解散,認為他們對國家不忠,不能使用,不過,最後還是不得不用。

另外,國軍在抗戰勝利之後,戰力上的限制也不少。裝甲兵只有從印度回來的3個營,加上接收日軍的9個營,總共12個營,撒在廣大的戡亂戰場上,其實對戰局的影響很有限。而空軍在抗戰結束後,航空委員會雙手一攤,表示運輸機太少,沒有辦法支援軍事空運需求,陸空協同作戰,時間也尚未成熟。

從這本《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發現抗戰結束後,各種軍事問題的紛雜,既要配合復員到南京,又要準備改制成國防部,但也是承載著當時國民黨人設想的未來軍事建設藍圖。
  • 導讀/陳佑慎
  • 編輯凡例
  • 第一次會議紀錄(1945年8月27日)
  • 第二次會議紀錄(1945年9月4日)
  • 第三次會議紀錄(1945年9月10日)
  • 第四次會議紀錄(1945年9月17日)
  • 第五次會議紀錄(1945年9月24日)
  • 第六次會議紀錄(1945年10月1日)
  • 第一次至第六次會議待辦事項檢討一覽表
  • 第七次會議紀錄(1945年10月8日)
  • 第八次會報紀錄(1945年10月15日)
  • 第九次會報紀錄(1945年10月22日)
  • 第十次會報紀錄(1945年10月29日)
  • 第十一次會報紀錄(1945年11月5日)
  • 第十二次會報紀錄(1945年11月19日)
  • 第十三次會報紀錄(1945年11月26日)
  • 第十四次會報紀錄(1945年12月3日)
  • 第十五次會報紀錄(1945年12月10日)
  • 第十六次會報紀錄(1945年12月17日)
  • 第十七次會報紀錄(1945年12月24日)
  • 第十八次會報紀錄(1945年12月31日)
  • 第十九次會報紀錄(1946年1月7日)
  • 第二十次會報紀錄(1946年1月14日)
  • 第二十一次會報紀錄(1946年1月21日)
  • 第二十二次會報紀錄(1946年1月28日)
  • 第二十三次會報紀錄(1946年2月4日)
  • 第二十四次會報紀錄(1946年2月11日)
  • 第二十五次會報紀錄(1946年2月18日)
  • 第二十六次會報紀錄(1946年2月25日)
  • 第二十七次會報紀錄(1946年4月1日)
  • 第二十八次會報紀錄(1946年4月8日)
  • 第二十九次會報紀錄(1946年4月15日)
  • 第三十次會報紀錄(1946年4月22日)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