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知識探索的領域中,並不經常出現重要性和探討成果的嚴重落差,不過,這個命題並不適用在戰爭、身體與現代性的討論上。過去半世紀中,台灣的學術界並未對戰爭的議題,和其與身體和現代性的問題進行過嚴肅討論。因此,許多重要的問題都沒有被提出。本書採取後啟蒙的角度,考察戰爭與現代性的關聯,對發生於台灣的主權戰爭與社會戰爭,進行深度剖析。
儘管總動員作戰已經不再成為台灣的主要戰爭準備模式,但總動員作戰型塑的歷史軌跡和社會佈署,並沒有消逝於旦夕。經營戰爭和戰爭的氛圍,依舊是許多人的利益所在。因此,研究戰爭和戰爭的政治
儘管總動員作戰已經不再成為台灣的主要戰爭準備模式,但總動員作戰型塑的歷史軌跡和社會佈署,並沒有消逝於旦夕。經營戰爭和戰爭的氛圍,依舊是許多人的利益所在。因此,研究戰爭和戰爭的政治
- 自序
-
第一章 戰爭與現代性
-
暴力的藝術
-
現代性的再思考
-
戰火邊緣的歷史
-
以身為度的測量
-
-
第二章 武化的身體系譜(I)
-
從小站開始的歷史
-
軍營外的「軍營」
-
「智仁勇」的身體
-
國防經濟學與身體
-
結論
-
-
第三章 武化的身體系譜(II)
-
戰爭邊緣的動員
-
戰爭的基礎
-
武化身體的教養
-
可見與不可見的接收
-
結論
-
-
第四章 戰爭與治理
-
「失敗」的政治價值
-
戰爭的經營與挪用
-
軍事治理的技藝
-
戰爭的生產性
-
結論
-
-
第五章 敵體化的社會
-
差等的權力
-
全天候的戰爭
-
自我看管的生產
-
敵體化的代價
-
結論
-
-
第六章 共謀性的治理
-
競爭與戰爭
-
集體的共謀
-
沈默的滲透
-
歷史與選擇
-
結論
-
- 第七章 回首來時路
- 參考文獻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