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围绕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需要,立足传统文化视角,遵循系统分析以及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
- 封面
- 书名页
- 作者简介
- 序
- 目录
-
引论
-
一 研究的论域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
二 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失衡
-
(二)学科立场的辨识度不足
-
(三)研究方法中的两大误区
-
-
三 发展的趋向
-
(一)思考学科发展的方向
-
(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有立场
-
(三)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
-
-
第一章 道德教育概念的辨析
-
一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
(一)道德
-
(二)德育
-
(三)道德教育
-
(四)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
-
-
二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一)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
-
-
第二章 儒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
一 儒学德育范式的文化旨归
-
二 儒学德育范式的修身方法
-
(一)立志尚道
-
(二)省身自律
-
(三)居敬涵养
-
(四)存学思辨
-
-
三 儒学德育范式的育人之道
-
(一)启发诱导
-
(二)道德践履
-
-
-
第三章 儒学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
一 儒学人性思想的道德教育功能
-
(一)孔孟的人性至善
-
(二)荀子的人性之恶
-
-
二 儒学义利观念的价值引导功能
-
(一)儒学传统的重要义法
-
(二)儒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
-
三 儒学圣王人格的精神境界功能
-
(一)圣王人格的道德价值
-
(二)圣王人格的价值归依
-
-
-
第四章 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
-
一 “为仁由己”途径
-
(一)“为仁由己”的内涵
-
(二)“为仁由己”的价值
-
-
二 “自省自讼”途径
-
(一)“自省自讼”的内涵
-
(二)“自省自讼”的目的
-
-
三 “能近取譬”途径
-
(一)“能近取譬”的内涵
-
(二)“能近取譬”的价值
-
-
-
第五章 儒学通识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
-
一 儒学通识教育的演变
-
二 儒学通识教育的特质
-
(一)强调身心的圆融,培养修己以敬的人生态度
-
(二)强调通识与通才贯通,倡导循道不贰的自然精神
-
(三)强调国家意识,培养家国一体的政治信仰
-
-
三 儒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
(一)儒学教育是关于善的教育,善是所有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现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命题
-
(二)儒学教育提倡诵读元典读本,这些文本包含了通识教育关注的基本人文素养,更有助于现代道德教育途径创新
-
-
-
第六章 儒学道德终极价值与现代德育
-
一 儒学“道德”溯源
-
(一)“道”是自然万物本原和事物运动的规律
-
(二)“道”是社会伦理生活的本体规定和总体原则
-
(三)天道基础上的自然本性之“德”及其本然伦理价值
-
(四)人道基础上的个体心性之“德”及其应然伦理价值
-
-
二 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基本内涵
-
(一)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逻辑起点:天命理念
-
(二)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精神实质:仁爱感情
-
(三)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
-
三 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现代启示
-
(一)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目的在于“成人”,这对现代德育中的人生信仰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
(二)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目的在于培养“士”的品质,这对现代德育中的政治信仰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
(三)儒学道德终极价值的目的在于培养“成德”,这对现代德育中的道德信仰教育具有启迪作用
-
-
-
第七章 儒学道德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儒学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
(一)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局限性
-
(二)儒学道德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
-
二 儒学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
-
(一)儒学道德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
-
三 继承发扬儒学道德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坚持传统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坚持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
第八章 儒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一 儒学德行思想的伦理之源
-
二 儒学德行伦理的逻辑理路
-
(一)天理良心:儒学德行伦理的价值尺度
-
(二)修齐治平:儒学德行伦理的终极目标
-
-
三 儒学德行伦理的现代价值
-
(一)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德治社会的思想基础
-
(二)完善德行修为、提升生命质量的心理基础
-
-
四 儒学伦理思想与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
-
(一)行政与伦理的悖论
-
(二)伦理与道德的渊源
-
(三)儒学修身思想的内涵
-
(四)儒学修身思想对现代公务员自身修养的借鉴作用
-
(五)儒学礼法与公务员依法行政理念
-
(六)儒学民本思想与执政为民价值观
-
-
五 儒学“敬畏生命”思想视域下的生命教育路径
-
(一)儒学“敬畏生命”思想的逻辑内涵
-
(二)儒学“敬畏生命”思想的伦理意识
-
(三)现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伦理路径
-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4389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