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 自序
- 緒論
-
第一章、道德發展思想的條件與屬性
-
第一節、天地生之的個體身心條件
-
一、自然天與天之自然
-
二、道德發展的生理基礎-肢體感官
-
三、道德發展的心理基礎-心的認知思維功能
-
四、認知思維心與肢體感官的關係
-
-
第二節、道德發展思想的特質
-
結語
-
-
第二章、道德發展的哲學思想基礎
-
第一節、天的觀念
-
一、神格天與鬼神的虛位化、禮制化
-
二、常識經驗的自然天
-
-
第二節、性惡的觀念
-
一、人性的內涵
-
二、性惡的論證
-
三、性惡說存在的一些謬誤、困境與不必要的辯解
-
-
第三節、道德規範體系
-
一、禮義的規範形式及其原則的概括
-
二、全德之為本根
-
三、殊德之為枝用
-
四、通德之為流貫
-
-
結語
-
-
第三章、積行化性以合天的道德發展模式
-
第一節、積行踐善
-
一、積偽以發展道德行為
-
二、觸類旁通以充實道德知識
-
三、發展道德行為以臻至習慣成自然
-
四、認知能力的角色功能
-
-
第二節、化性以成聖德道心
-
一、化惡性以成善質人性
-
二、發展道心
-
-
第三節、天地人以德相聯繫
-
一、聖人君子與天地為參
-
二、天人以誠而同德
-
-
第四節、影響道德發展的變項因素
-
一、內在變項因素
-
二、外在變項因素
-
-
結語
-
-
第四章、道德教育
-
第一節、學校的道德教育
-
一、開放性之一軌體制的學校教育
-
二、教育目的
-
三、道德教學活動
-
四、如何實施音樂道德教學
-
-
第二節、社會道德教育
-
一、統治者為典範的社會道德教育
-
二、君子之儒者的社會道德教育功能
-
-
結語
-
-
第五章、序階性道德教材
-
第一節、庠序之社會化全民道德教材
-
一、禮義人倫道德教育與社會化的關係
-
二、禮之教材-六禮
-
三、人倫道德教材
-
-
第二節、大學的道德教材
-
一、傳統文化精華及典籍
-
二、辯證與批判的道德教材
-
三、歷史的驗證教材
-
-
結語
-
- 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