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知識梳理為主,以具體實用為綱,以簡潔易懂為本,將翻譯與其他領域的關聯進行概括性介紹,內容涉及翻譯與當代中國、翻譯與語言、翻譯與哲學、翻譯與文化、文體與翻譯、翻譯主體性、不可譯性、翻譯理論、翻譯研究方法、翻譯技術等,希冀使其成為翻譯相關學科的知識小百科。全書共十五講,每一講結尾都附有思考題,以便讀者加深理解和掌握。 本書供英語和翻譯專業本科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對翻譯研究感興趣的人士作為參考。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一讲 翻译与当代中国
-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佛经翻译
-
第三节 科技翻译
-
第四节 社会文学翻译
-
第五节 实用文献翻译
-
-
第二讲 “意义”概说
-
第一节 “意义”的概念及其复杂性
-
第二节 索绪尔的意义观与翻译
-
第三节 重估意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
-
第四节 对意义客观性的质疑
-
第五节 意义的分类
-
第六节 意义讨论
-
-
第三讲 翻译与哲学
-
第一节 哲学、语言与翻译
-
第二节 柏拉图的床喻和翻译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与本质主义
-
第四节 尼采的翻译观
-
第五节 德里达——翻译哲学的解构主义
-
第六节 韦努蒂——译者的隐身
-
-
第四讲 翻译与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
第四节 文化典籍翻译
-
-
第五讲 语言与翻译
-
第一节 语言探微
-
第二节 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
第六讲 中国翻译理论(I)
-
第一节 “理论”的由来
-
第二节 中国翻译活动的缘起和翻译六大潮
-
第三节 东汉至北宋的佛经翻译
-
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
第五节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
-
-
第七讲 中国翻译理论(II)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文学翻译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文献翻译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翻译
-
-
第八讲 西方翻译理论(I)
-
第一节 古代西方翻译理论
-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翻译理论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理论
-
第四节 近代西方翻译理论
-
-
第九讲 西方翻译理论(II)
-
第一节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
-
第二节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
第十讲 不可译性
-
第一节 可译论与不可译论的缘起
-
第二节 不可译性的分类
-
第三节 不可译的相关讨论
-
-
第十一讲 诗歌翻译
-
第一节 诗歌翻译概述
-
第二节 中西方诗歌之对比
-
第三节 中西方诗歌鉴赏与翻译
-
-
第十二讲 文体与翻译
-
第一节 文体的定义及分类
-
第二节 不同文体的特点及翻译
-
-
第十三讲 翻译主体论
-
第一节 翻译主体界定
-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
第三节 翻译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
第十四讲 现代翻译技术
-
第一节 机器翻译简史
-
第二节 机器翻译原理
-
第三节 机器翻译的困境与未来
-
第四节 机器辅助翻译
-
第五节 网络翻译
-
-
第十五讲 翻译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
第二节 翻译研究领域与研究类型
-
第三节 翻译研究方法的应用
-
第四节 课题与研究设计
-
- 专名与术语对照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