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效率评估,围绕环境侵权法的责任分配原则、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注意义务标准的厘定、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因果关系举证责任的分配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澄清了传统环境侵权责任法律理论中的诸多流行误识,有助于消除我国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领域立法与司法实践之间的抵牾。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问题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三 理论选择与研究方法
-
四 本书的结构与脉络
-
-
第一章 环境侵权法的经济学本质
-
一 交易成本与外部性
-
二 责任规则
-
-
第二章 政策目标与功能定位
-
一 政策目标:效率还是公平?
-
二 主要功能:预防还是救济?
-
-
第三章 归责原则
-
一 环境侵权法归责原则的基本类型
-
二 经济分析模型及其理论前提
-
三 法定归责原则与多元司法路径
-
四 法律建议:效率考量、分配倾向与法律稳定
-
-
第四章 注意义务标准
-
一 “过失”的法教义学解释
-
二 “过失”的经济学界定
-
三 我国法律实践
-
四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注意义务标准
-
-
第五章 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
-
一 我国环境侵权法中的三类规则
-
二 冲突的司法实践——以“蝌蚪案”为例
-
三 规范法理论与经济学逻辑
-
-
第六章 因果关系证明
-
一 我国环境侵权法中的两类因果关系证明对象
-
二 为何以及如何鉴定结论
-
三 从事实原因到法律原因
-
-
第七章 补偿性损害赔偿
-
一 为何“赔偿不足”?
-
二 可赔偿损失与“无差异计算法”
-
三 “无法赔偿的损失”与“汉德公式”计算法
-
四 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补偿:问题与建议
-
-
第八章 惩罚性损害赔偿
-
一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建构的必要性
-
二 适用条件
-
三 数额计算
-
-
第九章 环境侵权法的局限性分析
-
一 现象与问题
-
二 制度运行成本
-
三 信息优势
-
四 激励效果
-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406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