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第一章分析我国转型期的特点,为讨论环境损害救济提供社会背景;第二章总体上讨论环境侵权案件的受理及审判机构的发展,分析环境损害救济的制度平台;第三至七章分别讨论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及证明方法、环境质量标准、数人环境侵权和责任承担方式问题;最后在第八章提出一些仍需进一步反思的问题。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列表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环境社会治理
-
第二节 中国环境社会治理需要应对的挑战
-
第三节 完善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的宏观背景
-
-
第二章 环境侵权案件的受理及审判机构的发展
-
第一节 民众对于通过法院诉讼寻求环境侵害救济的期盼
-
第二节 地方层面开展的环境案件审判专门化探索
-
第三节 国家层面推进环境案件审判专门化的探索
-
-
第三章 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
-
第一节 损害问题
-
第二节 因果关系问题
-
第三节 加害行为问题
-
第四节 归责原则问题
-
第五节 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
-
-
第四章 举证责任及证明方法问题
-
第一节 关于损害的证明责任及证明方法问题
-
第二节 对于加害行为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方法问题
-
第三节 对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方法问题
-
第四节 司法鉴定和专家辅助人的特殊问题
-
-
第五章 环境质量标准问题
-
第一节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度属性
-
第二节 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认定的意义
-
-
第六章 数人环境侵权问题
-
第一节 数人环境侵权概述
-
第二节 数个污染者共同侵权
-
第三节 污染者与帮助者共同侵权
-
第四节 共同危险行为环境侵权
-
第五节 数个污染者分别侵权
-
第六节 污染者与第三人构成的特殊数人侵权问题
-
-
第七章 责任承担方式问题
-
第一节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
第二节 赔偿损失
-
第三节 恢复原状
-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环境损害救济机制的外部基础
-
第二节 环境损害救济机制的内部体系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