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市場變得比市場行銷更快,如果五年內你還用同樣的方式做生意,你就要關門大吉!
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說:要把行銷作為一種市場策略。
那市場策略的核心是什麼?就是實現客戶價值與公司價值的共同成長。
自從可口可樂設置新的職位──CGO(成長總監)開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把CGO變成驅動公司業務成長的核心,可以預見,CGO將替代傳統的CMO、CSO、COO,成為公司CEO最重要的成長參謀與操盤作戰者。
CGO與CMO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有策略家的邏輯,還有行銷家的想像力!
那傳統的CMO如何升級?CGO需要哪些核心能力?CGO的市場策略與傳統行銷策略究竟有何不同?市場成長的觀念如何有效轉化為實施路徑?都將會在本書一一詳述。
本書作者王賽,為科特勒諮詢集團的管理合夥人,被科特勒稱為「數位時代CEO最值得拜會的市場策略顧問之一」,其在書中致力於解答:
何謂市場策略?
何謂市場層面的公司成長策略?
商業策略與行銷策略究竟不同之處何在?
何謂競爭策略的咽喉?
基於歷史和邏輯全面還原行銷的本質!
提出CGO的八大核心能力!
掌握企業新趨勢,學會「摸大象」的方法,下一個行銷傳奇就是你!
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說:要把行銷作為一種市場策略。
那市場策略的核心是什麼?就是實現客戶價值與公司價值的共同成長。
自從可口可樂設置新的職位──CGO(成長總監)開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把CGO變成驅動公司業務成長的核心,可以預見,CGO將替代傳統的CMO、CSO、COO,成為公司CEO最重要的成長參謀與操盤作戰者。
CGO與CMO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有策略家的邏輯,還有行銷家的想像力!
那傳統的CMO如何升級?CGO需要哪些核心能力?CGO的市場策略與傳統行銷策略究竟有何不同?市場成長的觀念如何有效轉化為實施路徑?都將會在本書一一詳述。
本書作者王賽,為科特勒諮詢集團的管理合夥人,被科特勒稱為「數位時代CEO最值得拜會的市場策略顧問之一」,其在書中致力於解答:
何謂市場策略?
何謂市場層面的公司成長策略?
商業策略與行銷策略究竟不同之處何在?
何謂競爭策略的咽喉?
基於歷史和邏輯全面還原行銷的本質!
提出CGO的八大核心能力!
掌握企業新趨勢,學會「摸大象」的方法,下一個行銷傳奇就是你!
- 作者簡介
- 前言
- 推薦人
- 序
-
第一篇 行銷的本質:基於 市場策略的成長
-
篇頭導讀
-
01 關於可口可樂取消CMO,行銷之父科特勒在董事會上的諮詢建議是什麼
-
02 利潤區突圍路線圖:尋找下一個成長點
-
1.企業利潤區大小由何決定
-
2.企業利潤區突圍全景路線圖
-
3.確定適合自身路線方向
-
4.利潤區獲取的底線
-
-
03 行銷策略4.0,行銷的「變」與「不變」──對話菲利普·科特勒
-
04 盯住你的行銷策略,而非商業策略
-
一、商業策略和行銷策略
-
-
05 低迷經濟中,征服八條成長之路
-
1.我們生活在雙軌世界:低/慢成長VS高/快成長
-
2.低成長經濟的商業應對策略
-
3.9個大趨勢會對2022年以前的經濟成長產生重大影響
-
4.8個策略贏得持續成長
-
-
06 咦,成長總監CGO的八項核心能力在這
-
能力一:設計市場成長策略藍圖的能力
-
能力二:協助CEO定義公司的成長向量
-
能力三:連結環境成長的爆發點
-
能力四:挖掘需求再生的成長機會
-
能力五:構建客戶資產的槓桿性成長
-
能力六:規劃品牌資產的全景成長
-
能力七:改革供給側創新的成長
-
能力八:實現觸達(reach)與交易效率的提升
-
-
07 行銷的本質:從霍爾拜因密碼到盲人摸象
-
1.從「霍爾拜因密碼」到「盲人摸象」
-
2.行銷:流通說
-
3.行銷:需求管理說
-
4.行銷:競爭說
-
5.行銷:差異說
-
6.行銷:壟斷說
-
7.行銷:價值設計說
-
8.行銷:關係管理說
-
9.行銷:客戶資產管理說
-
10.行銷:交易成本說
-
11.行銷:資訊不對稱說
-
12.行銷本質的綜合圖景
-
13.「行銷三角」:邏輯、想像力與人性
-
-
08 競爭策略的新視角:抓住策略咽喉
-
09 中國製造的「第三條道路」:OJM
-
-
第二篇 數位時代, 重構行銷策略
-
篇頭導讀
-
01 4R顛覆,開啟你的數位行銷策略新思維
-
02 數位行銷+:數位時代行銷策略的轉型方法論
-
1.數位時代CEO和CMO的行銷轉型困惑
-
2.數位時代行銷的「變」與「不變」
-
3.從策略思維的切換:行銷策略環節的「變化」
-
-
03 當你的定位策略還停留在50年前?
-
04 小眾行銷=深潛+想像力
-
1.關於小眾行銷的基礎:行動互聯效應+長尾效應的雙重疊加
-
2.關於小眾行銷的三個誤解:小眾行銷不是什麼
-
3.一句話概括小眾行銷:小眾行銷=深潛+想像力
-
-
05 好的數位行銷策略與壞的數位行銷策略
-
1.連結(Connection)
-
2.消費者位元化(Bit-Consumer)
-
3.數據說話(Data Talking)
-
4.參與(Engagement)
-
5.動態改進(Dynamic Improvement)
-
-
06 數位時代的公司魅力化策略
-
1.按照魅力來進行公司估值
-
2.我們處在一個除魅化(disenchantment)的魅力時代
-
3.數位時代公司「魅力點」行銷背後的策略思維
-
4.數位時代下公司「人格化魅力點」如何確立
-
5.魅力點的加分項與負面清單設計
-
-
07 行銷的進化卷軸:從行銷1.0到行銷4.0
-
1.行銷的進化
-
3.那些沒有變的行銷的本質
-
-
-
第三篇 數位化時代的行銷能 力與行銷想像力
-
篇頭導讀
-
01 超越產品品牌,構建公司品牌策略
-
02 一定要品牌化嗎?──反品牌的策略何在
-
03 ID行銷:利用身分特徵來連結消費者
-
1.為何會產生基於身分特徵的行銷
-
2.身分是一種系統
-
3.身分特徵行銷是全方位行銷
-
4.身分特徵行銷的關鍵措施
-
-
04 品牌擬人化:突破消費者心理之道
-
05 品牌觸點管理:以什麼為方向?
-
06 品牌管理,管什麼?
-
1.管理組織:誰來管
-
2.管理模式:怎麼管
-
3.管理流程與制度:管什麼
-
-
07 社群媒體時代的危機公關:後現代藝術的原理
-
08 你迷信「品牌力」嗎?──B2B市場上的品牌角色
-
09 升級行銷效率:如何使你的行銷管理精實化?
-
10 產品時代的行銷思維切換:從科學、想像力到循證
-
11 逆向行銷的形成
-
1.逆向產品設計
-
2.逆向定價
-
3.逆向廣告
-
4.逆向推廣
-
5.逆向通路
-
6.逆向細分
-
-
12 還有哪些領域可以「共享」?
-
13 「免費」的盛宴,企業如何分食?
-
1.「免費」的提出以及六種模式
-
2.「免費」的本質以及三種典型模式背後的假設:客戶資產
-
3.非網路企業如何玩「免費」
-
-
14 傳統零售:如何讓online和offline共生?
-
第一種:基於通路的產品異化的融合(Channel-specific assortments)
-
第二種:基於購物體驗/消費附加值的融合(In-store experience & value-added)
-
第三種:基於方便獲取性的融合(Convenient Accessibility)
-
第四種:基於通路功能互動的融合(Omni-channel Integration)
-
-
15 數據時代,我們去哪找數據?
-
1.「外借」數據源──哪些公司具備數據源?
-
2.自建數據源
-
-
16 假設我是百雀羚的CGO
-
診斷1:對錯難分?一個現象級的傳播,背後的操盤對還是錯?
-
診斷2:對vs.錯,背後的判別的標準是你定?還是客戶定?還是誰來定?依據什麼而定?
-
診斷3:背後的思維底牌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