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道理」到「物理」:日本近世以來「化道為術」之格致過程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522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以徂徠學為代表的經世理論體系,發生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是由古學派思想家荻生徂徠及其弟子所創建的思想流派。「盡廢宋儒注腳」的學術宗旨,現實上根植於日本社會的發展需求,理論上來源於中國先秦的實務主義,方法上體現為人性還原為人情、仁論轉化為禮論、天論下凡為人論的實用理性,座標上展開於從先天想定到後天是認、從價值判斷到事實判斷、從內在標準到外在標準、從自然因應到人事作為等轉移過程。作為一貫始終的哲學,化道為術,幫助日本學界實現了從道理到物理、從前近代到近現代的理論蟬蛻,為明治的成功實踐積蓄了內生的思想資源,也為轉型遲滯的東亞鄰國提供了教訓式鏡鑒。然而,後現代的困惑,使「第一哲學」的思考再度走向前臺;而體用不二、性相一如的世界觀,或將被重新賦予整體意義。
  • 黑住真序
  • 新版自序
  • 【上篇 徂徠學派的人情基準與實務理性】
    • 序 章 徂徠學發生的歷史前提與學派研究史考察
      • 第一節 「町」的意義
      • 第二節 兩種改革的背景分析
      • 第三節 關於徂徠學研究的學術史考察
    • 第一章 徂徠學的思想「祖型」與理論「祖型」
      • 引 言
      • 第一節 徂徠學發生的個人背景
      • 第二節 徂徠學的「脫儒」性格
      • 第三節 關於徂徠學的理論「祖型」
    • 第二章 徂徠的「脫儒」命題與方法
      • 引 言
      • 第一節 徂徠的命題與「脫儒」過程
      • 第二節 徂徠的方法論及其意義
    • 第三章 徂徠經世論的自我矛盾
      • 引 言
      • 第一節 「徂徠經世學」理論上的自我矛盾
      • 第二節 關於徂徠理論內在矛盾的內容分析
    • 第四章 太宰春臺的「人情物理」論與法家哲學的展開
      • 引 言
      • 第一節 「人情論」與春臺思想的「脫儒入法」
      • 第二節 原理的再建與「物理學」
      • 第三節 歷史觀與法家思想的展開
    • 第五章 太宰春臺的經濟策與理論體系的自我矛盾
      • 引 言
      • 第一節 對世態的清醒洞察
      • 第二節 經濟制度的改革與「富國強兵」
      • 第三節 春臺理論中的自我矛盾
    • 第六章 海保青陵與「日本近世新法家」的完成
      • 引 言
      • 第一節 徹底「合理主義」的登場
      • 第二節 「合理主義」的全面展開和「新法家」的最終形成
      • 第三節 對舊說的超越及存在的問題
      • 第四節 「徂徠派經世學」之整體學術關聯
  • 【下篇 化道為術的東亞傳統與近代理性】
    • 第一章 法家的發生邏輯與理解方法
      • 引 言
      • 第一節 法家源出於道及其蟬蛻邏輯
      • 第二節 法家源出於儒及其揖別經緯
      • 第三節 道、儒、法的細部關聯與法家的政治學表達
      • 第四節 法家的宿命與百家的共同問題
    • 第二章 荀子「性惡論」的政體改良指向
      • 引 言
      • 第一節 關於「天之就也」的本意
      • 第二節 關於「其性一也」的深意
      • 第三節 關於「聖王為師」的立意
    • 第三章 前近代中日學界關於「制心」問題的討論
      • 引 言
      • 第一節 「以心制心」言說間的內在齟齬及其反論
      • 第二節 江戶日本學界的「以禮制心」說及其盲點
      • 第三節 盲點的發生邏輯與內外守恆
    • 第四章 日本對「他者」的處理模式與「第一哲學」闕失
      • 引 言
      • 第一節 接受並相對化「他者」的標準和前提
      • 第二節 相對化哲學與日本的選擇性便利
      • 第三節 迎拒「他者」的利害導向與「第一哲學」的闕失
    • 第五章 「化道為術」與日本哲學傳統
      • 引 言
      • 第一節 日本對中華哲學的取捨傳統
      • 第二節 「化道為術」的轉換手法與內置邏輯
      • 第三節 「化道為術」的實踐效果與反思
    • 第六章 日本近代史觀對「仁」的次位安置
      • 引 言
      • 第一節 對朱熹歷史觀的導入與驅逐
      • 第二節 歷史觀念中尚實的哲學傳統
      • 第三節 「仁」與「革命」標準的歧義
      • 第四節 江戶時代的價值取向與歷史觀
      • 第五節 餘下的思索
    • 終 章 德川幕府後期日本財政改革的正當性悖論
      • 引 言
      • 第一節 天保改革的出臺背景、內容與評價
      • 第二節 複雜的改革事態及其正當性悖論
      • 第三節 內部突圍與外部催迫的偕動
      • 第四節 餘論
  • 【散論】
    • 遲來而未晚
    • 從「脫儒入法」到「脫亞入歐」
    • 也說「儒家社會主義共和國」
    • 初版後記
    • 新版後記
    • 參考文獻
    • 日本「國」(近世)「縣」(現代)對照圖
    • 日本近世年號索引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