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43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东夷”“倭奴国”“扶桑国”“泰伯之后”“大东”“苇原中国”“东方君子国”“神州”“祖洲”“三皇五帝”与日本、“五岳”和筑紫……孰为天地之中、文明之源,这种关于“华夏”“夷狄”的讨论,贯穿了整个江户时代。本书以日本国学者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等的自他认识为对象,考察日本式“华夷论”的特点,探索中国传统华夷思想在日本的异化过程。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序 东亚民族主义冲突与“日本型华夷观”
  • 目录
  • 绪论
    • 一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学者自他认识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概略与评论
      • (一)日本华夷思想研究角度
      • (二)日本民族主义研究角度
      • (三)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与评论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研究范畴的界定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华夷思想与明清交替前后日本的自他认识
    • 第一节 古代中国华夷思想概观
      • 一 中华世界秩序原理
      • 二 中国古代的华夷论
      • 三 华夷思想的几种表现
    • 第二节 明清交替前后日本华夷论的变迁
      • 一 日本儒学者的华夷论
      • 二 日本华夷论变化的内部情境
      • 三 跨境中的华夷思想交流
    • 第三节 日本在自他认识上新价值理念的产生
      • 一 《国歌八论》争论中“和汉”价值的竞比
      • 二 后期贺茂真渊对日本价值的彰显
      • 小结
  • 第二章 本居宣长的自他认识
    • 第一节 本居宣长初期的思想轨迹
      • 一 少年时期本居宣长的关注
      • 二 京都游学期间本居宣长的思想取向
    • 第二节 日本“知物哀”价值的形成与高涨
      • 一 和歌“本体”论的引申
      • 二 “哀”“物哀”“知物哀”
      • 三 “知物哀”的文学意义
      • 四 “知物哀”心性的膨胀
    • 第三节 “古道论”中日本特殊价值理念的凸显
      • 一 排斥抽象的古道
      • 二 主张古道的“现实性”
      • 三 古道的“唯一性”与“普遍性”
    • 第四节 对外关系史的整理与“华夷秩序”的展望
      • 一 “无正式邦交”时期日本的“独立”
      • 二 对与隋唐宋相交关系的认识
      • 三 对明日关系的认识
      • 小结
  • 第三章 平田笃胤的自他认识
    • 第一节 北方危机下的自他认识与平田笃胤的《千岛白浪》
      • 一 俄船袭击虾夷地事件之前日本的北方认识
      • 二 俄船袭击虾夷地事件后的日本北方认识
      • 三 平田笃胤《千岛白浪》中的“夷情”观
    • 第二节 “幽显说”与平田笃胤的日本特殊论
      • 一 “幽”与“显”
      • 二 “幽界”护佑与日本的“天命”观
    • 第三节 “日本中心”叙事与平田笃胤的修史
      • 一 基于天体论的优越性张扬与“原典”叙事法的式微
      • 二 古传勘误与平田笃胤的“修史”
    • 第四节 对中国神话与“日本即华夏”的考论
      • 一 神仙谱系的重构
      • 二 对地理方位的新考
      • 三 以日本为文明之源论
      • 小结
  • 第四章 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
    • 第一节 大国隆正自他认识的早期思路
      • 一 对主要他者的思想回应
      • 二 日本优越性叙述上“言灵”思路的继续
    • 第二节 幕末“开攘论”的谱系与大国隆的早期攘夷论
      • 一 “开攘论”的基本谱系
      • 二 大国隆正的初期攘夷思想
    • 第三节 不断“武消文长”的中期攘夷论
      • 一 《日美和亲条约》签订后的《驭戎问答》
      • 二 “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后的攘夷主张
    • 第四节 东西公法对决中的“大攘夷”
      • 一 幕末明治初年的“万国公法”认识
      • 二 大国隆正的“公法”认识
      • 三 神意、气运与人之“见识”
      • 小结
  • 第五章 国学者自他认识与近代日本的优越性叙述
    • 第一节 近世国学中的“大和心”
      • 一 中古文献中的“大和心”
      • 二 本居宣长的“大和心”论
      • 三 平田笃胤的“大和心”论
      • 四 大国隆正的“大和心”论
    • 第二节 近代语境中的“大和心”
      • 一 明治时期的“大和心”论
      • 二 大正时期的“大和心”论
      • 三 昭和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大和心”论
      • 四 二战后的“大和心”论
      • 小 结
  • 结论
    • 一 国学者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
    • 二 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日本民族主义叙述的关系
      • (一)直接使用近世国学者的思想主张
      • (二)借用话语,更换思想内涵
      • (三)以学术研究之名,为日本国学洗刷“嫌疑”
    • 三 日本华夷思想对近代以后日本自他认识的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