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澳門回歸歷程口述史:變革前線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3757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自1999年澳門回歸,「一國兩制,澳人治澳」,至今已度過逾二十載,澳門社會環境穩定發展。如果回顧中葡雙方為澳門回歸而開展的準備工作,包括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為中葡政府的談判作準備,1986年6月30日開始第一輪澳門問題談判,到1987年發表《中葡聯合聲明》,轉眼之間已經接近四十載。當年中葡之間如何就澳門問題交涉?背後有何角力?如今又如何評價?二十年來,澳門真正的轉變是甚麼?所有的轉變對澳門和澳門人來說,又有甚麼意義?這一切與澳門以至中國當代史有何關係?
本書為「澳門回歸歷程口述史」的首冊,回顧澳門從葡治
  • 總序
  • 序言
  • 第一章 李向玉—從中蘇衝突戰場到中葡談判前線
    • 李向玉簡介
    • 在澳門學習葡語的日子
      • 從中蘇戰場回到校園
      • 北京恢復葡語教學
      • 葡文班校舍在何賢別墅
    • 中葡談判的前線
      • 澳門問題調研工作
      • 中葡雙方在澳門的接觸與會談
      • 賭約續期與東方基金會事件
      • 國籍問題的中葡文版本差異
      • 葡方不甘心交回澳門
      • 土地批給特例:澳門國際機場
    • 回顧與展望
      • 殖民時期的澳門
      • 澳門的葡文教育
      • 未來:澳門要加強葡語人才培育
      • 澳門「一國兩制」成功超出人們想像
  • 第二章 王西安—外交官的澳門緣
    • 王西安簡介
    • 《中葡聯合聲明》與澳門前途談判
      • 加入外交部
      • 沒有主權爭論,只有歸期異議
      • 中方:2000年以前收回澳門
      • 葡方非正式提議:2003或2017年以紀念抵澳五百年
    • 國籍問題
      • 澳門部分居民的國籍問題
      • 國籍問題源於《國籍法》的衝突
    • 中葡聯合聯絡小組與澳門的過渡時期
      • 不是澳門的另一個權力中心
      • 「六四」的影響
      • 葡萄牙的外交策略
      • 讓葡方光榮撤出澳門
      • 三大問題的處理
      • 爭議事件:土地、博彩專營權與東方基金會
      • 籌建機場與國際公約的延伸和適用
      • 《中葡聯合聲明》沒有駐軍內容
      • 葡方最後接受駐軍安排
    • 回望與總結
      • 回歸後澳門的國際參與
      • 關於法律翻譯問題
      • 澳門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
  • 第三章 駱偉建—從起草港澳基本法到籌組特區
    • 駱偉建簡介
    • 《基本法》起草
      • 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秘書處
      • 《香港基本法》起草的不同階段
      • 政治體制爭議最大:五個原則處理
      • 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以保留信心
      • 「雙非」問題與居民身份的立法原意
    • 港澳基本法的一脈相承與重點差異
      • 港澳之別與英葡之異
      • 港澳的駐軍問題
      • 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 經濟制度
      • 社會文化與專業資格
      • 《香港基本法》沒有的條款
    • 從籌組特區政府到回歸二十周年
      • 籌組澳門特別行政區
      • 《澳門基本法》落實得很好
      • 理論一定要聯繫實際
      • 年輕人一定要看到希望
  • 第四章 趙國強—法律眼看回歸
    • 趙國強簡介
    • 法律眼看《基本法》起草的爭議
      • 另一個前線:新華社澳門分社法律部
      • 《基本法》的歷史序言:逐步佔領
      • 死刑與否屬特區內部的刑事政策
      • 澳門司法機關的組成與檢察院的位階
      • 翻譯後消失的刑事預審法院
      • 行政主導而非三權分立
      • 處理駐軍爭議
    • 法律本地化的四個任務
      • 本地法律人才與法律翻譯一片空白
      • 法律的「過戶」
      • 法律清理
      • 培養本土法律人才
      • 翻譯法律
    • 回顧與總結
      • 廿三條午夜立法的可能
      • 中文官方語文地位
      • 「一國兩制」的實踐不斷深化
      • 行政效率與立法質素需要提升
  • 第五章 楊允中—在研究中參與變革
    • 楊允中簡介
    • 《基本法》的諮詢工作
      • 從抗美援朝到學術研究
      • 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
      • 死刑問題最受關注
      • 何厚鏵的角色
    • 籌組特區
      • 特區籌委會的「澳人治澳」原則
      • 原則問題與非原則問題
      • 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 何厚鏵組閣
    • 經驗教訓
      • 「澳人治澳」團隊在籌組時討論不足
      • 澳門的主要矛盾是兩個不平衡
      • 社會包容與民心回歸
      • 衡量「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基本指標
  • 第六章 廖澤雲—商會在澳門過渡期的政治參與
    • 廖澤雲簡介
    • 從商會到基本法起草委員會
      • 回歸前澳門社團的政治功能
      • 中葡談判時代的非正式諮詢
      • 澳門產品進入內地的關稅問題
      • 香港既有安排對澳門的影響
      • 澳門是否有水域的爭議
      • 國籍的爭議:港澳的主要官員有不同處理
      • 澳門特首「沒有最終達至普選產生」的規定
    • 籌組特區
      • 籌委會是將《基本法》具體化
      • 「五十年不變」的爭論
    • 經驗總結
      • 澳門的發展超乎想象
      • 下一個十年:教育最重要
  • 第七章 崔世昌—專業參政的見證
    • 崔世昌簡介
    • 從市議會到基本法諮詢委員會
      • 從傳統社團到專業議政
      • 回歸前的政治參與:市議會和諮詢會
      • 《基本法》諮詢的前線
      • 主要爭議:死刑及生活制度
    • 特區籌組與財政準備
      • 土地基金與財政儲備
      • 市議會的過渡
      • 澳門立法會的「直通車」
    • 回歸與總結
      • 有進步,也與市民期望有落差
      • 《商法典》的滯後
      • 立法會的監督政府
      • 推廣《基本法》
      • 重新思考青年與人才政策
  • 後記
  • 人物索引
  • 澳門主要社會及政治事件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