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天問:宇宙真貌的探索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019397590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天問》傳說是二千多年前楚國大詩人屈原(前340-前278)的作品,用172個問題,質疑天、地、人的過去和現狀、宇宙的起源、星體的排列和運行、晝夜、四季的更迭、大地的形成;作者也講述神靈、古人的功績和遭遇,慨嘆賞罰的不公。這奇文饒有科學精神,雖然出發點不少是神話和傳說,但也顯出作者的好奇心。可惜在上古時代,這些問題都沒有解答。本書用淺顯的文字,介紹天文學的發展歷程和現況,提出關於「天」的問題,也寫出已知的答案;例如〈天問〉關於宇宙初闢的質疑終於得到適當的解答。我們更展望將來,介紹新問題的可能解答方向。想像中的讀者是中學程度的有志青年。

王永雄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主修物理學,信義宗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副主任及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副主任,設計並任教以學生閱讀科學經典、寫作和研討為骨幹的通識科目──「與自然對話」。曾於中大物理系任教多年,教授物理學及通識科目。分別於2006及2008年獲頒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及校長教學模範獎。

彭金滿
香港大學理學士,香港中大文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主修物理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基礎課程高級講師,設計並任教以學生閱讀科學經典、寫作和研討為骨幹的通識科目──「與自然對話」。曾於中大物理系任教多年,教授物理學及通識科目。分別於2010及2011年獲頒理學院模範教學獎及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

陳天機
美國白朗大學化學學士,美國杜克大學化學碩士及物理學哲學博士,曾任萬國商業機器(IBM)高級程式師及研究員。及後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歷任電子系訪問教授、計算機科學及電子學講座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聯合書院院長。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榮休講座教授。於200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銜。

  • I 天地與我
    • 一 光,出現罷:電磁波簡介
      • 1.探索看不見的另一面
      • 2.電磁共舞:電磁波簡介
      • 3.星體的光芒
      • 4.人造的眼睛
      • 5.奧伯斯佯謬
      • 6.電磁波以外
    • 二 井蛙之見:原理與信仰
      • 1.坐井怎樣觀天
      • 2.宇宙原理和平庸原理
      • 3.宜人原理
      • 4.其他宇宙
      • 5.珍貴的地球
      • 6.科學和想像力的限度
  • II 太陽系古今談
    • 三 地心論面臨挑戰
      • 1.導言
      • 2.地心論與日心論的沿革
      • 3.托勒密理論與布拉赫理論的融合
      • 4.細節、準確度與選擇
      • 5.結論與前瞻
    • 四 太陽系理論的突破
      • 1.「科學革命」
      • 2.布拉赫與開普勒
      • 3.牛頓與力學
      • 4.伽利略的冤案
      • 5.結論
    • 五 光天化日下的「不軌行為」:太陽系的「多體問題」
      • 1.前言
      • 2.經典力學裏的「兩體運動」
      • 3.水星軌道的「近日點進動」
      • 4.多體問題的「攝動」處理
      • 5.混沌現象、蝴蝶效應與共振
      • 6.特洛伊群小行星
      • 7.恐龍的絕滅
      • 8.太陽系行星軌道的過去與未來
    • 六 名雖正而言未順:太陽系行星的新定義
      • 1.前言
      • 2.五大行星和六大行星
      • 3.提史斯–波德定律
      • 4.六大行星以外
      • 5.爭議
      • 6.太陽系天體的新定義
      • 7.行星問題引出的新概念
      • 8.未息的爭論
      • 9.名雖正而言未順
      • 10.餘波
  • III 天文與科技
    • 七 科學的眼睛
      • 1.肉眼的限制
      • 2.擴闊瞳孔有效面積的工具——天文望遠鏡
      • 3.非可見光的接收
      • 4.CCD數碼顯影技術
      • 5.總結
    • 八 太空壯遊
      • 1.仙人殊途
      • 2.第一宇宙速度、卡門界線
      • 3.多節火箭
      • 4.人造衛星
      • 5.放眼宇宙
      • 6.訪問八大行星
      • 7.結論
    • 九 視野的飛躍:觀測、量度技術的發展
      • 1.前言
      • 2.量度太陽系和毗鄰的恆星
      • 3.天體運動與多普勒效應
      • 4.量度星系和本星系群
      • 5.我們的銀河星系
      • 6.更遼遠的星系
      • 7.膨脹中的宇宙
      • 8.「可見宇宙」的邊緣
    • 十 星星之火
      • 1.一個承先啟後的故事
      • 2.恆星光譜學
      • 3.赫羅圖
      • 4.赫羅圖與恆星的生命歷程
  • IV 宇宙
    • 十一 宏轟?穩態?宇宙起源的大爭論
      • 1.大問題,大爭論
      • 2.二次大戰後的科學界
      • 3.較量
      • 4.事後孔明:宏轟的教訓
      • 5.總結
    • 十二 有待完成的宇宙拼圖
      • 1.宇宙的大歷史
      • 2.加速的膨脹
      • 3.宇宙模型
      • 4.未解的謎
      • 5.總結
    • 附錄一 宇宙認識的沿革
    •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的詞頭
  • 中外文索引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