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簡介】
見證十六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天文史上,那些科學探索歷程中的失敗!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用地球自轉解釋日心說跟潮汐的原因?
勒讓蒂花費一生時間研究金星凌日,什麼原因讓他錯失了難得的觀察機會?
富商羅威爾建立一座天文臺的原因,竟然是想要找到火星人!
斯特恩賣力想要保住冥王星在行星行列的地位,最後卻敗給了人性……
他們的「失敗」或許已經是注定的結果,
卻為以後無數的天文學家們,指引了向「成功」接近的道路。
【作者簡介】
高 爽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翻譯者。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學博士,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師範大學擔任研究教學工作。譯有《天文之書》、《給仰望者的天文朝聖之旅》等科普圖書十餘部。
見證十六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天文史上,那些科學探索歷程中的失敗!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用地球自轉解釋日心說跟潮汐的原因?
勒讓蒂花費一生時間研究金星凌日,什麼原因讓他錯失了難得的觀察機會?
富商羅威爾建立一座天文臺的原因,竟然是想要找到火星人!
斯特恩賣力想要保住冥王星在行星行列的地位,最後卻敗給了人性……
他們的「失敗」或許已經是注定的結果,
卻為以後無數的天文學家們,指引了向「成功」接近的道路。
【作者簡介】
高 爽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翻譯者。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學博士,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師範大學擔任研究教學工作。譯有《天文之書》、《給仰望者的天文朝聖之旅》等科普圖書十餘部。
- 書名頁
- 序 一曲獻給失敗的讚歌
- 1 從簡單到複雜
- 2 錯誤地解釋海水的潮汐
- 3 測量光速的學術小組
- 4 觀測金星凌日九死一生
- 5 測量經度的競賽
- 6 用數星星的方式測量宇宙
- 7 精彩的C選項
- 8 弄丟了一顆小行星
- 9 夜空為什麼是黑的?
- 10 地球為何如此年輕?
- 11 三體問題沒有解
- 12 尋找火星人的富商
- 13 火山還是隕石坑?
- 14 銀河系的尺度
- 15 拒絕承認恆星的宿命
- 16 LOMO 工廠的光學失敗
- 17 宇宙的餘暉
- 18 非主流的宇宙模型
- 19 誤報重力波
- 20 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
- 21 保衛冥王星
- 參考文獻
- 後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