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罷官初返時日,明知故鄉容貌改易,卻要以一段段歷遊小記捕捉當下相逢的容顏;
在開闢寓山時,明知列閣層軒長峙巖壑,仍要朝出暮歸、不辭疲頓投入建設,然後在流變過程中挹留片段,一次次邀約廣大文友共同參與書寫活動;
在鄉居的夜晚,就寢前還以簡要筆觸快速勾勒一日行事;
別有所見所感時,舟中或樓前,夜央或清晨,也要有詩詞留存一段心事……
晚明江南社會商品經濟繁榮,學術文藝思潮蓬勃,萌動著新變的力量;但是政治頹唐,時局不安,終致於社稷易主。文士生於斯世,如何回應世局、安頓生命?祁彪佳出身藏書世家,對文字有熱誠的信賴,清簡的詩歌承載了他生命的重量。四十四歲的人生,他以溫暖堅毅的性情展示了晚明文人的一種典型。
全書以《遠山堂詩集》為基礎,首先蒐集海內外圖書館深藏的相關文獻,為祁彪佳傳世詩詞進行彙集、校勘。該集經抗清志士魏畊以行草塗抹修改,書中力求辨識二者,以還原祁詩原貌,並保留魏氏片段詩興。書中同時改變原來的詩體分卷,結合祁氏日記、尺牘與相關文獻,以其一生經歷為脈絡,重作編年與詮解,力求同時具有文獻學和詩學的價值,再現祁氏的生命意識及發展歷程。
全書共收祁氏詩詞535首。新輯詩19首、詞7闋、對聯2副,並則採編年方式,逐年標示明朝年號及西元紀年,各題作品於全文之下分立五目進行評述:「出處」、「校勘」、「魏訂」、「箋釋」、「附評」。
在開闢寓山時,明知列閣層軒長峙巖壑,仍要朝出暮歸、不辭疲頓投入建設,然後在流變過程中挹留片段,一次次邀約廣大文友共同參與書寫活動;
在鄉居的夜晚,就寢前還以簡要筆觸快速勾勒一日行事;
別有所見所感時,舟中或樓前,夜央或清晨,也要有詩詞留存一段心事……
晚明江南社會商品經濟繁榮,學術文藝思潮蓬勃,萌動著新變的力量;但是政治頹唐,時局不安,終致於社稷易主。文士生於斯世,如何回應世局、安頓生命?祁彪佳出身藏書世家,對文字有熱誠的信賴,清簡的詩歌承載了他生命的重量。四十四歲的人生,他以溫暖堅毅的性情展示了晚明文人的一種典型。
全書以《遠山堂詩集》為基礎,首先蒐集海內外圖書館深藏的相關文獻,為祁彪佳傳世詩詞進行彙集、校勘。該集經抗清志士魏畊以行草塗抹修改,書中力求辨識二者,以還原祁詩原貌,並保留魏氏片段詩興。書中同時改變原來的詩體分卷,結合祁氏日記、尺牘與相關文獻,以其一生經歷為脈絡,重作編年與詮解,力求同時具有文獻學和詩學的價值,再現祁氏的生命意識及發展歷程。
全書共收祁氏詩詞535首。新輯詩19首、詞7闋、對聯2副,並則採編年方式,逐年標示明朝年號及西元紀年,各題作品於全文之下分立五目進行評述:「出處」、「校勘」、「魏訂」、「箋釋」、「附評」。
- 導論一 以文字為渡筏:重讀遠山堂詩詞
- 導論二 閱讀的閱讀:魏畊校訂《遠山堂詩集》勘論
- 體例說明
-
卷一 赴試候銓,南北旅次(一六一九─一六二三)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一六一九) 十八歲
-
過關山謁關聖
-
過關山謁關聖
-
初春
-
雨夜子規
-
春日鶯聲
-
送春
-
寓海惠寺次壁間韵
-
-
萬曆四十八年庚申(泰昌元年,一六二○) 十九歲
-
送商繩菴入閩
-
賀彭讓木考績
-
賦秦望朝霞贈李泰寰
-
-
天啟元年辛酉(一六二一) 二十歲
-
燕燕于飛篇賀金楚畹新婚
-
雨夜宿上塘舘舍
-
滁陽道中
-
阜城道中喜遇陸幼輿
-
-
天啟二年壬戌(一六二二) 二十一歲
-
月下簫聲
-
春暮聞百舌
-
雨中芍藥
-
擬古豔詩五首
-
五日初晴即事
-
五日觀走馬
-
五日小集園亭
-
長安邸舍五日偶步憶伯氏
-
皇極殿遣輔臣行邊
-
孫內閣行邊志喜
-
大中丞少墟馮公龍源鍾公同日榮任志賀
-
佩劔行
-
遼警三十詠
-
吊陳岷麓年祖
-
-
天啟三年癸亥(一六二三) 二十二歲
-
贈仲兄脩翎北上
-
望揚子江
-
晚行六合道中
-
晚行儀真道中
-
過桃山岳廟
-
吊虞姬墓
-
滕縣道中
-
兗東道中
-
旴昭道中
-
晚行須句道中
-
行路行
-
阜城道中懷陸幼輿
-
宿任丘僧舍
-
鄚州道中喜遇吳澹生
-
擬送陳四游賚詔南直江西
-
孟冬再月望後一日皇子誕生頒詔,仲冬朔日上親祀南壇,追述合賦,時行次高唐
-
瀛洲道中遇雪
-
望前一日瀛州道中遇雪,是日為萬壽聖誕,時家嚴以樞曹在朝
-
兗東道中逢初度
-
次新嘉驛舊題詩句猶在壁間復賦一律
-
黃夫人貞節詩
-
-
-
卷二 司理閩中,拓展友道(一六二四─一六二八)
-
天啟四年甲子(一六二四) 二十三歲
-
寧德道中
-
羅源道中
-
寄雲間夏彝仲
-
七月既望奉陪寇葵衷遊九鯉湖,因擬小遊仙曲
-
寄懷寇葵衷
-
-
天啟五年乙丑(一六二五) 二十四歲
-
春日徐日觀招集石室,席散後偕觀智泉,及歸途而月上矣,賦近體二章
-
魯彥陳秋日偕韵士遊九漈,自碧瀨莒溪而上,探麥斜之勝,遊人罕有至者,自是為鯉湖別開一境界矣。度何嶺,過龍華、寧國兩古寺,眺鳳頂之峰,憩三會之剎,而仙門、石壺、水簾諸洞,出米、伏莾、蔡公諸巖,皆搜奇及焉。每遊輙有咏,勝地得名言而不朽。於其歸也,謾賦二十九韵問之
-
-
天啟六年丙寅(一六二六) 二十五歲
-
未至武夷五里阻雨舟中口占
-
醉臥武夷舟中口占二絕
-
宿崇安彭本之文學山房因題以贈
-
賦太姥贈秦儼海年兄
-
前喜雨詩
-
後喜雨詩
-
陳魯彥民部結社西巖,名流雲集,詩成彙帙以示。愧余俗吏,不能載酒相和,神已栩栩往矣,爰賦二律寄懷,時中秋前三日
-
贈戴母貞節
-
-
天啟七年丁卯(一六二七) 二十六歲
-
立春
-
有所思
-
陳體玄招集西巖
-
蔡心錦招集南谿
-
芝城道中寄內
-
宿白石公舘
-
墻東公舘
-
贈葉君遊九頂山
-
贈謝九如二守
-
-
崇禎元年戊辰(一六二八) 二十七歲
-
贈景毅趙公奏最
-
端陽
-
集沙陽小有洞陶剡曲贈詩賦謝
-
壽江母楊太夫人
-
擬送蔡五岳
-
-
-
卷三 鄉居讀禮,服闋出遊(一六二九─一六三一)
-
崇禎二年己巳(一六二九) 二十八歲
-
春日口占
-
贈袁鳧公
-
贈袁鳬公
-
八月十五夜志感
-
九日書懷
-
奉送邑令陳公入覲
-
-
崇禎三年庚午(一六三○) 二十九歲
-
贈何芝田之睢陽
-
和葉六桐小飲密園之作
-
董山人過訪密園拈韵各賦
-
曠亭步月和韵
-
夏日與吳二如、彭天錫、浦長卿諸友集飡勝樓,次彭天錫韵
-
新天子改元三紀之仲秋,為梅源丘先生八旬初度。先生有子,以文章氣誼,予知之最渥。走翰數千里,邀予一言稱兩尊人觴,予不敢以不文辭,敬賦七言於左
-
庚午除夕
-
-
崇禎四年辛未(一六三一) 三十歲
-
辛未元旦
-
玄升徐丈技善寫生,巧同鏤影,且其瀟洒出塵,固不欲以畫得名者,自閩入越,小集齋頭,歌以短章,聊博一笑
-
暮春舟中大集即景分韻
-
薄寒初換,微雨乍霽,偕社中諸子放舟鑑湖,探蘭蕩之勝,是為萍社之四集。時舟中酒甕傾倒,亟呼酪奴解渴。於其歸也,各賦近體一章。翁艾詩不成,罰依金谷例,無酒以水沃之,滿腹而止
-
初夏社中諸子限鶯字
-
喜陳聖鑒入社各賦五言限社字
-
初夏訪道士庄,舟臨竹岸,榜人便折野筍,為守者所觸,怒詈不已。諸友笑以酒釋之,渠怒竟息,且多為導引,披蓁拂棘,直至季真亭下。酹酒爇香,各賦五七長言,盡吊古之懷而罷。歸舟再賦以紀其勝云
-
過道士庄吊賀季真先生
-
初夏偕鄭季公僧無迹及兄季超弟文載同宿化鹿山房限韵
-
夏日宿化鹿山,比歸而雨後溪漲,乘竹舡下平水,兩山映帶,一水奔流,形勝足擬輞川,人工且可補共鼓之憾,即景長吟,以紀其事
-
雨中約鄭季公遊雲門寺不果
-
將遊蘭亭遲鄭季公、姚兆汝
-
端午約趙山人於八日遊蘭亭
-
吊徐文長先生墓
-
邀姚兆汝于屭石湖同遊蘭亭
-
雨宿阮溪
-
阮溪舟中徵於越韵事擬營妓劉采春贈元微之一絕
-
蘭亭道中
-
遊古蘭亭效脩禊體
-
蘭亭懷古
-
蘭亭
-
雨中望天鏡諸園不得遊戲以六言謝之
-
宿表勝庵
-
雨坐表勝菴聽寂深述五臺之景
-
石屋
-
謁禹陵
-
望香爐峰
-
鷗虎軒
-
王元章梅花屋
-
遊蘭亭爐峰歸對酒作歌
-
對酒作歡樂歌
-
-
-
卷四 再履仕途,交遊候旨(一六三一─一六三四)
-
別兄弟
-
坐烟雨樓
-
重上虎丘得遊字
-
坐千人石聞童子清歌有客倚洞簫和之
-
雨泊潤州
-
渡揚子江
-
初秋新月
-
七夕雨
-
吊露筋祠
-
雨後晚泊
-
漂母祠
-
古城三義廟
-
淮上
-
黃河
-
登濟寧太白樓再遊杜工部古南池
-
雨泊潤園,主人方飲,予亦就飲,別乃識為朱仲省文學
-
飲北源茶
-
舟中詠懷
-
慰陳聖鑒病
-
喜聖鑒病起
-
陳聖鑒累日長吟百篇未已,諸友有止之者有勉之者,予兩解焉
-
季公懷童子潘小妃,遂夢贈以箋詩,字皆豔,比醒止憶「樹老接村煙」一語,諸友韻其事,各用五律紀之
-
蓼花分得六魚
-
十舟詩
-
秋月移帆與鄭季公汪照隣陳聖鑒聯賦
-
明珠篇
-
前送瘧
-
後送瘧
-
贈許惺菴
-
寓凈業庵即事
-
寓凈業菴贈無無上人
-
辛未都門除夕分得六魚
-
題壁
-
崇禎五年壬申(一六三二) 三十一歲
-
壬申元旦分得五微
-
元旦同李子木鄭季公陳自嚳蔣安然集呂祠即席聯句,命童子擊磬為節,磬三擊句不成浮大白,刻寸燭得二十一韵
-
泡影亭仝李子木鄭季公蔣安然陳自嚳飛觴晤雪各拈四韵刻香成句
-
元旦後三日同李子木顏壯其陳自嚳蔣安然小集聯句賦淂紫氣訪真人是日有彩雲之瑞
-
人日夜話得霞字
-
李子木兄疑予有青衣之興,作詩戲贈,予即韻解嘲
-
春日醉歸子木年兄以短箋訊走筆復之
-
春日叔度過訪小集邸中拈得春字
-
立夏前四日姚次白陸叔度鄭季公陳自嚳蔣安然偶集送春即席聯句
-
中秋
-
恭謁裕陵同吳長組賦
-
余向理莆時,未入疆,即知陳光岳名,以為宿士也。及晤光岳,則翩翩美少年,閱九稔,始為其兩尊人之六袠。予惟桓沖過劉驎之而始知其父,元禮交文舉乃拜其母。予之知兩尊人,蓋以光岳知之也。雖然,予何足以知光岳哉,光岳知予耳。知己一日,雅可千秋。既忝金石之交,曷已崗陵之祝
-
-
崇禎六年癸酉(一六三三) 三十二歲
-
鄭覲於工部招飲水署泛月烏龍潭賦謝
-
-
崇禎七年甲戌(一六三四) 三十三歲
-
-
卷五 罷官初返,山水可親(一六三五─一六三六)
-
崇禎八年乙亥(一六三五) 三十四歲
-
登岱
-
罷官
-
越閣坐雨
-
湖中小集泊舟南屏山下
-
納涼
-
甲戌季夏之二日,予杜門琴川乞身未得,寤寐展轉,漏盡方就枕。夢四女郎聯袂歌於市,予坐小樓上,呼之至,各乞一詩,信筆成四絕。一友人旁為予書,面目非熟睹也。止憶第三絕有「團扇羅衫隊隊行,朱樓簾下共呼卿」之句,女郎一笑而散。予忽置身一老僧側,合掌作禮,叩之云:「行到水窮處,進也不能,退也不能。」老僧命予拜,予頻下拜,乃答曰:「寒巒秋葉散。」予似言下有悟,颯然而醒。再歲秋孟里居,忽憶及此,為詩以紀之
-
中秋兄弟坐月醒菴遲季父不至
-
賦贈林慎日鹺臺
-
林鹺臺慎日博學好古,周爰之暇詢及予家藏書,乃錄先人所輯四大部目八卷、餘苑一卷、徵信輯一卷奉答,謾賦小言志感
-
自梅墅發舟,泛若耶溪,望臥龍山,歷禹穴,宿顯聖寺,漫成棹歌
-
宿顯聖寺上石雨和尚
-
遊雲門寺
-
廣福山居為闇然上人靜脩處
-
五雲山
-
乙亥除夕
-
-
崇禎九年丙子(一六三六) 三十五歲
-
丙子元旦
-
卜築寓山
-
趙應侯咏玉瓶插牡丹墨筆滇茶粉團蝴蝶諸花,予更增杜鵑一種
-
寓山草堂成
-
寓園楹帖
-
寒食
-
上巳泛舟鑑湖步月鷲聖山埠
-
清明後三日夜泊小隱山下
-
遊小隱山錢相別業
-
重遊蘭亭
-
清明後五日陡亹觀龍舟
-
登陡亹月灣山
-
蝦蟆山
-
遊曹山陶氏別業
-
清明後六日晚登偁山及曉觀日乃下
-
遊賀家池
-
題金氏節孝承恩集
-
除竹
-
喜雨為謝山陰張會稽兩縣令作
-
七夕泛舟
-
送邑令張撤藩陞任南儀曹
-
秋夜同陳自嚳坐月寓園遠閣
-
丙子夏予卜築寓山,何芝田投詩見贈,時芝田亦開果園,率爾奉答
-
丙子秋日同止祥家仲集又新周學博齋頭觀名姬畫,因憶龍友楊丈
-
贈祝貞母
-
秋日偕完璞上人坐話寓山靜者軒分花字
-
遊東山
-
雨坐寓園喜友人過訪踵韻
-
丙子除夕
-
-
-
卷六 居山遊園、社集題詠(一六三七─一六三八)
-
崇禎十年丁丑(一六三七) 三十六歲
-
丁丑元日
-
瑞花臺
-
贈關人孟公祖兩尊人
-
喜周公鼎過訪偕遊寓山限鄰字
-
春榜期近望止祥兄文載弟得雋報和季父詠
-
喜止祥兄文載弟燕京即到和季父韵
-
夜泊禹穴候曉再遊諸園
-
寓山清明襍興五首
-
同古道上人柯園看牡丹和季父詠
-
春日曉起登遠閣,望山色初霽烟雲吞吐,峰巒層疊都隱見雪浪中。北眺蜃海,橫波邈然,極目之所至,撫景快叫,率爾成詩
-
遠閣曉望
-
春日山居喜柯覲仲過訪
-
初夏楓社諸友集寓園
-
柯亭懷古
-
閏夏社集寓園送倪康侯赴征車北上
-
社集寄懷周又新學博
-
賦得信棹覔溪村
-
酣漱廊
-
通霞臺
-
題雲林秘閣
-
從張宗子齋頭見木猶龍,周又新先生所題也,合社友賦之,宗子亦有作,用大蘇木假山詩韻。予讀之而喜,踵其和作歌
-
篴亭
-
寓山草堂
-
四負堂
-
豐莊
-
讓鷗池
-
西湖雨泛
-
小集放生池得舒字
-
新墅道中
-
烏鎮回舟得帆字
-
望含山
-
登含山
-
丁丑秋日社集湖舫得三字
-
陸宣公祠
-
秋晚社集移舟堤岸得九字
-
冷泉亭
-
題玲瓏菴
-
秋仲紫瀾鄧公招集湖舫偕遊靈隱賦謝
-
茶塢
-
秋日登怪山
-
明覺寶掌寺
-
宿化鹿山房
-
雲門古道
-
題贈炳然上人
-
丁丑季秋念有三日,同柳集玄季超兄夜坐西渡草堂,時集玄自黔歸,劇談天文,相與仰觀星斗,錯落如在襟袖,于是有眺覽之興。次蚤霽爽,繇雲門扳陟十餘里,遂登絕頂,徘徊狂呼,稱平生快遊。後十四日,雪中坐寓山之遠閣,忽憶昔事,謾爾有作
-
賦得踈雨滴梧桐
-
中秋雨集寓園限韵
-
冬日同吳秋圃遠閣待雪得開字
-
-
崇禎十一年戊寅(一六三八) 三十七歲
-
二十夜觀燈
-
清明前四日偕友人泛舟九里,登爐峰,晚泊南池閒步,即景所見各賦一題,限韵禁體刻燭成詩-賦得嫩柳鶯聲
-
寓山士女春遊曲
-
立夏前一日偕友人遊浮峰寺,次陽明先生壁間韵
-
登越王崢
-
蝶戀花-百雉朝霞
-
蝶戀花-三山霽雪
-
蝶戀花-通臺夕照
-
蝶戀花-遠閣新晴
-
寓山夏日即事縣名離合
-
寓山夏日即事藥名離合
-
永遇樂
-
水龍吟-寓山閒話
-
江城梅花引-詠孤峰玉女臺
-
宛轉環
-
-
-
卷七 籌辦荒政,死生與國(一六三九─一六四五)
-
崇禎十二年己卯(一六三九) 三十八歲
-
嶽麓四章送李澹菴
-
贈醫士凌敬泉
-
遠閣晚霽
-
中秋前二日仝友人遊彤園,主人出酒快飲賦此
-
予初開寓山,便聞橫山草堂之勝,神往久之。己卯冬月始獲登覽,與主人邦玉各述開山緣起,詩以紀之
-
-
崇禎十三年庚辰(一六四○) 三十九歲
-
閏春九日隱谷上人過訪寓園
-
清明紀遊楊柳詞
-
清明後遊紀事楊柳詞
-
秋日逸舫看花得英字
-
贈徐節婦
-
輓徐烈婦
-
立春前一日入化鹿山拈池字
-
立春後一日於彤園看梅,主人出留小飲
-
妙峰寺
-
-
崇禎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 四十歲
-
元旦後三日雪霽舟中
-
苦雪行
-
西湖雪霽
-
初秋入王鑑山歸自湖塘
-
中秋小集寓山送鄭季公歸閩
-
浣江
-
浣紗石
-
苧蘿山
-
苧蘿溪
-
入青口望七十二峰
-
五洩紀勝
-
暨陽七十二峰歌
-
玉京洞
-
入暨陽縣治謝錢聖霖明府
-
-
崇禎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 四十一歲
-
清明過鷲峰寺步鄭都官韵
-
山園春半梅信極遲與桃杏同發
-
重九後三日遊遶門山龍池菴
-
秋日雲門道中
-
-
崇禎十六年癸未(一六四三) 四十二歲
-
崇禎十七年甲申(順治元年,一六四四) 四十三歲
-
春夜同諸友宿曹山暢鶴園限韵
-
春日遊鑑湖
-
-
南明弘光元年乙酉(一六四五) 四十四歲
-
莆中林聖禎應予聘請入吳,於其歸也詩以送之
-
徐伯調苦雨有作和韵
-
遺言遺詩
-
-
未編年詩
-
寄胡凝瑞
-
壽李大文先生
-
-
- 附錄一 《遠山堂詩集》總目及詩作繫年
- 附錄二 增補詩詞總目及繫年
- 附錄三 魏畊校訂詩篇總目及評比改訂情形
- 附錄四 遠山堂待訪詩詞總目
- 附錄五 沈鈞業遠山堂詩集跋
- 附錄六 引用書目
- 附錄七 相關文獻書影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