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在勞績中安居:晚明園林文學與文化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5211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嘉靖後期至明清易代百年間,正是明代政治日漸頹唐而社會文化仍蓬勃發展的時期,園林作為綜合性藝術文化的載體,在這段時期有著十分精緻成熟的發展,也因時代變局,更鮮明呈現繁華鼎盛與轉瞬丘墟的雙面性,今日尚能從留存的豐富文獻中訪見。本書作者廣泛蒐集文獻,精讀文本,並從不同角度抉發議題,分為四個單元:園居經驗與話語表述、生活實踐與體道境界、時間流變與意義詮釋、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分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觀察相關人物興築、居遊園林過程中生動的語文表述與實際行動,深入探索他們的園林技藝、審美理念,以及在人生價值的選擇、存在意義的領會上所作出的真誠努力。
  • 導論
    • 一、走向「文人園林」
    • 二、明代的社會文化轉型
    • 三、社會空間的延伸
    • 四、文本空間的建構
    • 五、隱喻空間的形成
    • 六、本書論述綱領
  • 第一單元 園居經驗與話語表述
    • 小有、吾有與烏有──明人園記中的有無論述
      • 一、論題說明
      • 二、小有──從生活實感到存有論的觀想
      • 三、吾有──園林藝術創造主體的提出
      • 四、烏有──意中之園的紙上虛構
      • 五、餘論──遊園者的觀點
    • 晚明藝文《十六觀》系列的話語唱和與經驗觀想
      • 一、前言
      • 二、話語唱和(一)──《讀書十六觀》的出現與續演
      • 三、話語唱和(二)──藝文《十六觀》的推擴與深化
      • 四、經驗觀想──「十六觀」體的凝塑
      • 五、結論
  • 第二單元 生活實踐與體道境界
    • 退溪陶山居遊的生活實踐與詮釋
      • 一、前言
      • 二、陶山園林的空間建設與意義確立
      • 三、讀書與遊園──山水之境對退溪學問的意義
      • 四、家屋與書堂──退溪的日常居遊與存養工夫
      • 五、格物與物格──物我關係與生化之理
      • 六、結語
    • 退溪山居詩中的時間書寫
      • 一、前言
      • 二、脊梁硬鐵擔千秋──在時間的流變與不可逆性中體認責任
      • 三、直方功力皆由我──在四時與晝夜的循環中安居窮理
      • 四、別有一般光霽處──在時間的間隙體證超時間情境
      • 五、結語
    • 袁宏道的園亭觀及其柳浪體驗
      • 一、前言──歸隱柳浪湖
      • 二、袁宏道的園亭觀
      • 三、袁宏道的柳浪經營
      • 四、舟居、柳浪與水月──柳浪體驗的詮釋
      • 五、結語──過客與歸人
  • 第三單元 時間流變與意義詮釋
    • 《寓山志》文本空間的對話網絡
      • 一、前言──園林文本空間
      • 二、主人以記作注──園林文本化的譯解
      • 三、親友分勝詩注──園名與園記的解讀
      • 四、體類與意旨的眾聲喧譁
      • 五、結語
    • 清初寓山的家族聯吟與志士結盟
      • 一、前言
      • 二、祁彪佳遺願:寓山作為子孫歸農久居之地
      • 三、商景蘭與女媳的寓山吟詠
      • 四、理孫兄弟的寓山詩友/志士結盟
      • 五、結語──寓山就荒
    • 明清滄浪亭重修與歷史文化記憶
      • 一、前言──重修滄浪亭
      • 二、韓世忠──訪尋英雄、表彰忠義的典範認同
      • 三、孫承祐或蘇舜欽──開闢/書寫滄浪亭的典範認同
      • 四、蘇舜欽與王陽明──超越順逆、悠遊自勝的典範認同
      • 五、歐陽修與蘇舜欽──壯士憔悴、文章驚絕的典範認同
      • 六、結語──刮除與重寫
  • 第四單元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 汪汝謙不繫園的身分轉換與局限
      • 一、舟/庵/園的身分轉換
      • 二、「不繫園」的建制與規約
      • 三、遊湖之舟
      • 四、居園之庵
      • 五、意在之園
      • 六、不繫與隨喜
    • 《春星堂詩集》中的才女群像
      • 一、引言──葛嶺山腳的墓亭
      • 二、汪汝謙的西湖雅會與《春星堂詩集》
      • 三、美麗的邂逅──才女想像之一
      • 四、薄命與高才──才女想像之二
      • 五、虧負與重尋──才女想像之三
      • 六、結語──黃衫客與孫將軍
  • 結論
    • 一、多元豐富的晚明園林文化
    • 二、園林與人生方向的抉擇
    • 三、在勞績中安居
  • 附錄 放逐與回皈──金笠的異鄉書寫
    • 一、前言
    • 二、「放逐」──逃離生命的無根狀態
    • 三、「回皈」──重新建構二度和諧
    • 四、結語
  • 後記
  • 引用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