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雖係舊新論稿所裒輯而成,然亦略謂自足形成體系。書中篇章,自研索劉知幾一人一書之《史通》開始,而至其書之史學思想史學理論內涵之闡發抉隱,後復轉至史學批評理論面向,繼作發揚史論之考索,務期能較為周全考察劉氏史學樣貌。最後,則透過紀昀之《削繁》迴看《史通》原作,兼與紀傳正史之首《史記》就史書體例撰述義例比較兩書之得失優劣,無非皆欲窺探劉氏史學之堂奧。由上,決可斷言劉氏史學及其《史通》固在中國史學史乃一逾恆常新之作。
- 序言
-
劉知幾的重要生平與《史通》之撰成
-
一、前言
-
二、歷史背景:唐代以前史學的特色
-
三、早期的教育與自然傾向
-
四、仕宦交遊與基本的性格
-
五、結語
-
-
試論劉知幾史學思想的本源
-
一、前言
-
二、通識觀念
-
三、批判精神
-
四、懷疑精神
-
五、進步意識
-
六、結論
-
-
試論劉知幾的時間觀念及其歷史撰述論
-
一、前言
-
二、時代區分與文風的演變
-
三、時間觀念與歷史文章的體裁與目的
-
四、結語
-
-
試論劉知幾的史法
-
一、前言
-
二、史料的選擇與批判
-
三、歷史編纂的型態
-
四、對正史體例的看法
-
五、結論
-
-
劉知幾「辨其指歸,殫其體統」與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之關係與比較試論
-
一、前言
-
二、史觀:歷史認識論的角度
-
三、載筆:歷史方法論的角度
-
四、功用:歷史本體論的角度
-
五、結語
-
-
劉知幾論史家品格
-
一、前言
-
二、劉知幾史家品格論之理論核心:直筆論
-
三、劉知幾論歷代史家品格:兼述評其論
-
四、結論
-
-
劉知幾論史家技藝
-
一、前言
-
二、劉知幾論史家技藝之基礎理論:史才三長論
-
三、劉知幾論歷代史家技藝:兼述評其說
-
四、結論
-
-
史學批評的批評:《史通》中的《史記》論析
-
一、前言
-
二、歷史編纂學
-
三、史才三長論
-
四、史學思想
-
五、結語
-
-
顯隱褒諱之間:《史記》與《史通》史學批評比較
-
一、前言
-
二、《史記》的史學批評及意義
-
三、《史通》的史學批評並與《史記》作比較
-
四、結語
-
-
紀昀與《史通削繁》-以史學批評為中心的探討
-
一、前言
-
二、紀昀的重要生平與削繁動機
-
三、削繁的種類方式與內容分析
-
四、《削繁》中的史學批評思想
-
五、結論
-
- 附錄:近三年來有關劉知幾的研究成果評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