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古代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成體系的史學理論著作屈指可數,被人們所公認的經典性的史學批評論著只有三部,即:唐人劉知幾的《史通》、宋人鄭樵的《通志‧總序》以及清人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在這三部書中,作者認為批判性和系統性最強的是《史通》。劉知幾和他的《史通》在中國史學批評史上起著承前起後、異峰突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放在同時期世界史學發展史的背景下,依然光彩奪目。作者通過劉知幾和《史通》的研究,進而展開史學批評史的研究,最終寫成一部「中國史學批評史」,作為個人博士論文。
- 序言
-
上卷 劉知幾述評
-
一、導論
-
(一)由建設中國史學批評史的構想而獲得的研究動機
-
(二)中國史學的一個傳統觀念:重視事實,輕視批評
-
(三)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形式和特徵
-
(四)史學批評的性質和中國史學批評史的任務
-
-
二、劉知幾生活的時代氛圍
-
(一)對武則天時代的總評價
-
(二)鮮卑遺風與儒教衰微
-
(三)酷吏政治與指陳時弊
-
(四)用人政策與仕宦生涯
-
(五)佛教盛行與《文心雕龍》
-
(六)文學道路與史學道路
-
(七)中宗時代與《史通》成書
-
(八)玄宗初年與劉知幾晚年
-
-
三、劉知幾史學批評方法論:歷史的批評
-
(一)思想來源
-
(二)原始察終
-
(三)隨時之義
-
(四)時移世異
-
(五)史學分期
-
(六)上古史學
-
(七)中古史學
-
(八)近古史學
-
-
-
下卷 《史通》引用文獻考證(先秦部分)
-
凡例
-
一、經部
-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周易
-
易象
-
尚書
-
尚書璇璣鈴
-
詩經
-
周官
-
禮經
-
大戴禮
-
禮記
-
春秋
-
左傳
-
公羊傳
-
穀梁傳
-
鄒氏傳
-
夾氏傳
-
論語
-
孝經
-
爾雅
-
六經
-
五經
-
七經
-
三禮
-
三傳
-
五傳
-
-
二、史部
-
周書
-
國語
-
世本
-
戰國策
-
竹書紀年
-
汲冢瑣語
-
師春
-
魯春秋
-
周志
-
晉乘
-
鄭書
-
楚檮杌
-
山海經
-
越絕書
-
-
三、子部
-
管子
-
晏子春秋
-
老子
-
墨子
-
孟子
-
莊子
-
虞氏春秋
-
荀子
-
呂氏春秋
-
韓非子
-
列子
-
-
四、集部
-
楚辭
-
-
-
附錄
-
引用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