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批判史學的批判:劉知幾及其史通研究

出版日期
199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05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國古代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成體系的史學理論著作屈指可數,被人們所公認的經典性的史學批評論著只有三部,即:唐人劉知幾的《史通》、宋人鄭樵的《通志‧總序》以及清人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在這三部書中,作者認為批判性和系統性最強的是《史通》。劉知幾和他的《史通》在中國史學批評史上起著承前起後、異峰突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放在同時期世界史學發展史的背景下,依然光彩奪目。作者通過劉知幾和《史通》的研究,進而展開史學批評史的研究,最終寫成一部「中國史學批評史」,作為個人博士論文。
  • 序言
  • 上卷  劉知幾述評
    • 一、導論
      • (一)由建設中國史學批評史的構想而獲得的研究動機
      • (二)中國史學的一個傳統觀念:重視事實,輕視批評
      • (三)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形式和特徵
      • (四)史學批評的性質和中國史學批評史的任務
    • 二、劉知幾生活的時代氛圍
      • (一)對武則天時代的總評價
      • (二)鮮卑遺風與儒教衰微
      • (三)酷吏政治與指陳時弊
      • (四)用人政策與仕宦生涯
      • (五)佛教盛行與《文心雕龍》
      • (六)文學道路與史學道路
      • (七)中宗時代與《史通》成書
      • (八)玄宗初年與劉知幾晚年
    • 三、劉知幾史學批評方法論:歷史的批評
      • (一)思想來源
      • (二)原始察終
      • (三)隨時之義
      • (四)時移世異
      • (五)史學分期
      • (六)上古史學
      • (七)中古史學
      • (八)近古史學
  • 下卷  《史通》引用文獻考證(先秦部分)
    • 凡例
    • 一、經部
      •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周易
      • 易象
      • 尚書
      • 尚書璇璣鈴
      • 詩經
      • 周官
      • 禮經
      • 大戴禮
      • 禮記
      • 春秋
      • 左傳
      • 公羊傳
      • 穀梁傳
      • 鄒氏傳
      • 夾氏傳
      • 論語
      • 孝經
      • 爾雅
      • 六經
      • 五經
      • 七經
      • 三禮
      • 三傳
      • 五傳
    • 二、史部
      • 周書
      • 國語
      • 世本
      • 戰國策
      • 竹書紀年
      • 汲冢瑣語
      • 師春
      • 魯春秋
      • 周志
      • 晉乘
      • 鄭書
      • 楚檮杌
      • 山海經
      • 越絕書
    • 三、子部
      • 管子
      • 晏子春秋
      • 老子
      • 墨子
      • 孟子
      • 莊子
      • 虞氏春秋
      • 荀子
      • 呂氏春秋
      • 韓非子
      • 列子
    • 四、集部
      • 楚辭
  • 附錄
    • 引用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