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西視野的翻譯學概論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5179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本小書可提供讀者對這學科精簡的入門外,還有它獨特的跨學科、中西視野並列的陳述。本書包含翻譯的全領域、其歷史、其通則、其理論、其品鑒,是一個多面向的立體呈現,不失為名副其實的翻譯學。本書在學術性上有所加強,而略有別於坊間一般實用或作業朝向的教科書。
 本書亮點不少。對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的多維思考,對雅克慎記號學之改寫為翻譯理論,對班雅民艱深的論述作出可讓一般讀者可了解的解讀,對跨學科的文化翻譯有精要的勾畫,對嚴復信達雅説有周延的詮釋等,不一而足。書末附錄的雅克慎對失語症的艱深論文的全文譯出,更是一大貢獻。
 本書文筆流利,深入淺出,適合翻譯課之用,也適合有興趣的好學深思人士自學之用。
  • 序 言
  • 上篇 綜論篇
    • 第一講 翻譯的定義及範疇
      • 1.1 中西字源上的定義及其引申
      • 1.2 翻譯的三大形式或範疇
      • 1.3 朝向翻譯定義的當代描述
    • 第二講 可譯性與不可譯性
      • 2.1 語言哲學及記號學的視野
      • 2.2 詮釋學的視野
      • 2.3 語言學視野與語言技術層面
    • 第三講 翻譯的首度決定要素:文類歸屬
      • 3.1 文類為翻譯三大決定因素之首
      • 3.2 中西「文類」區分簡述
      • 3.3 文體、風格、與翻譯
    • 第四講 我國翻譯史略──分期、體制、與理念
      • 4.1 遠古中國與周邊族群互動期
      • 4.2 佛經翻譯期:直譯與意譯之爭
      • 4.3 清末西風東漸期:嚴復信達雅說
      • 4.4 白話文興起迄今的翻譯
      • 4.5 結語
    • 第五講 西方翻譯史略與理念
      • 5.1 史略
      • 5.2 前語言學翻譯理念
    • 第六講 中英語言差別與翻譯工具應用
      • 6.1 中英語言差別與翻譯
      • 6.2 翻譯工具應用
  • 中篇 當代西方篇
    • 第七講 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簡述
      • 7.1 小引
      • 7.2 當代語言學派翻譯奠基人尼達(E. A. Nida)
      • 7.3 記號學翻譯視野開拓者雅克慎(Roman Jakobson)
      • 7.4 文學視野的翻譯論者班雅民(Walter Benjamin)
    • 第八講 跨學域的翻譯研究與文化翻譯
      • 8.1 略述荷姆斯(James Holmes)的翻譯研究
      • 8.2 略述所謂文化翻譯
    • 第九講 翻譯與比較文學
      • 9.1 略述比較文學(兼及中國派)
      • 9.2 提格亨(P. von Tieghem)的「仲介學」
  • 下篇 譯評與導介篇
    • 第十講 譯評之一:梁實秋與朱生豪所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比較舉隅
      • 10.1 莎翁原著與梁氏與朱氏的譯文
      • 10.2 文本講解、評論、與比較
    • 第十一講 譯評之二:論介理雅各與龐德的《詩經》英譯
      • 11.1 論理雅各(James Legge)的中譯
      • 11.2 論龐德(Ezra Pound)的中譯
      • 11.3 結語
    • 第十二講 譯本導讀:為朱生豪所譯《莎士比亞全集》臺北國家書局版而寫
      • 12.1 莎翁的文學價值
      • 12.2 比較文學式的引介
  • 附錄
    • 語言二軸與失語症之二型 雅克慎著‧古添洪譯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