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817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這本書開始思考養生,
認識50個使用身體、提升自癒力的好方法!

很多疾病的發生和蔓延,皆因為用錯了身體!
上醫養生之道,細細解構身體使用技巧,讓身心靈一體同養。

◎夏季喝熱飲◎秋天少穿衣◎眼睛對焦訓練◎五層飲食養生階梯
◎正確呼吸補五臟◎素食21天◎接地氣◎半杯有水……
50個上醫養生練習,方法平實簡單,是樂活於日常的各式基本功。
從作息、飲食、情志起步,正確使用身體,
就避免掉各種傷害與疾病的可能,
人體可以重新修復,提升本有的自癒能力!

──善於望診、讀人心神治癒疾病的李宇銘博士,經過多年的臨床和研究,觀察到大眾的養生矛盾:許多看似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卻未必帶來健康?
隨著年齡與人生階段不同、生病和體質的轉變,又或者生活環境轉變等因素,養生方式都需要不斷調整。因此即使嘗試過好的養生方法,也未必適合做一輩子,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傳統的養生分成三大層次,一般人的養生都在中、下層次,這雖然能夠幫助加快痊癒、預防疾病,但如果要活出終極圓滿健康,徹底療癒不再生病,就需要掌握整全的養生觀念──上醫養生法。
李大夫所提倡的「上醫養生法」著重如何正確「使用身體」,包含生活作息、飲食、情志等三大範疇,每一方法的背後,都是多年習醫研究+自體實驗才與大家分享,如站立、坐臥、走路、睡覺、穿衣、洗澡、洗髮、刷牙、運動、呼吸、素食、粗食、斷食、食生、果食、喝水、靜心、放空、冥想等方法,達致不生病的人生。

【一起實踐上醫養生方!】
■走路步姿
走路並非足跟先著地,走路時以整個足掌一起著地,更好的是前足掌先著地、但很快整個足部一起著地(實際上整個足掌幾乎同時著地)。

■超慢跑,跑起來
跑步時以一邊可以唱歌、聊天說話,同時不氣喘為標準。如果跑步時氣喘,那就是「缺氧,反而不能達到燃燒能量、消脂減肥的作用,在中醫上看也會導致氣血不通。

■自製營養撈飯
「撈」即是攪拌。煮飯時用2、3種穀類和豆類,盡量吃全榖類,如糙米飯、紅米、藜麥等;豆類入門可用米豆、綠豆跟米一起直接放水煮,其他豆則要分開煮。煮熟之後加上優質的油,趁熱拌勻。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水也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喝水過程稍微咀嚼,或將水在口中漱口,那樣更加解渴和容易消化。

■選擇快樂
有負面情緒時,讓自己嘗試笑起來,先是微笑,繼而是大笑,將聲音笑出來,持續笑幾分鐘,可以很快地轉換情緒。

誠摯推薦(按首字筆劃排序)
周兆祥博士/香港知名綠色人士
董家霖/財團法人心覺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無愁/養生講師
  • 推薦序 如果身體是一輛尊貴的車,就這樣愛他吧
  • 前言 中醫養生也有分治標治本
    • 生病養生vs.健康養生
    • 養生的兩階段目標
  • 第一章 樹立養生觀念
    • 你習慣做哪些養生方法?
    • 人類逐漸變得長壽竟然是假象?
    • 人真的可以活過百歲?
    • 自古醫分三等
    • 不斷生病跟醫生有關?
  • 第二章 上醫養生法的系統脈絡
    • 三層養生階梯分類
    • 你養生的方式能根治問題嗎?
    • 啟動自癒力,生病必有因
    • 養生方式跟性格有關
    • 什麼是治本?什麼才是病因?
    • 上醫養生的十條原則
  • 第三章 生活作息——四時養生篇
    • 四時是什麼?
    • 節氣規律影響全球
    • 天人相應的延遲理論
    • 違背四時規律的後果
    • 為什麼要春捂秋凍?
      • 〈上醫練習1〉秋天少穿衣
    • 夏季讓身體熱一點!
      • 〈上醫練習2〉夏季不開空調
    • 夏季注意避寒
      • 〈上醫練習3〉夏季宜喝熱飲
    • 跟著四時調整睡眠時間
      • 〈上醫練習4〉跟著太陽起床
    • 秋天為什麼要防濕?
      • 〈上醫練習5〉秋季觀察身體
    • 冬季容易熱氣上火
      • 〈上醫練習6〉冬季多吃水果
    • 秋冬洗冷水澡更強壯
      • 〈上醫練習7〉冷熱水交替浴
      • 〈上醫練習8〉洗冷水澡
  • 第四章 生活作息——行住坐臥篇
    • 清潔要注意不傷身
      • 〈上醫練習9〉清水洗澡
    • 清水洗髮更健康
      • 〈上醫練習10〉清水洗髮
    • 一定要刷牙嗎?
      • 〈上醫練習11〉清水刷牙
    • 戴眼鏡是一種依賴?
      • 〈上醫練習12〉眼睛對焦訓練
    • 走路宜穿平底鞋
      • 〈上醫練習13〉走路步姿
    • 赤腳跑人生更自由
      • 〈上醫練習14〉赤足跑步姿
      • 〈上醫練習15〉超慢跑
    • 你懂得站立嗎?
      • 〈上醫練習16〉站立姿勢
    • 睡覺宜睡硬床
      • 〈上醫練習17〉挑選床墊
    • 正確呼吸補五臟
      • 〈上醫練習18〉腹式呼吸
  • 第五章 飲食養生——基本飲食篇
    • 經常吃粥未必健康
      • 〈上醫練習19〉煮糙米飯
    • 吃肉導致身體軟弱
      • 〈上醫練習20〉素食21天
    • 雞蛋牛奶易傷脾胃
      • 〈上醫練習21〉戒吃蛋奶
    • 為什麼素食能治百病?
      • 〈上醫練習22〉撈飯
    • 生吃蔬果為什麼不寒涼?
      • 〈上醫練習23〉綠果菜露
    • 經常吃熟食導致腸胃虛弱
      • 〈上醫練習24〉生機味噌湯
      • 〈上醫練習25〉自製發芽菜
    • 生吃蔬果反而不容易怕冷
      • 〈上醫練習26〉慢食練習
      • 〈上醫練習27〉無奶冰淇淋
    •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 〈上醫練習28〉喝水技巧
      • 〈上醫練習29〉飯水分離
  • 第六章 飲食養生——促進療癒篇
    • 飽食讓人虧虛?
      • 〈上醫練習30〉七分飽
    • 五層飲食養生階梯
      • 〈上醫練習31〉食氣練習
    • 斷食加快身體療癒
      • 〈上醫練習32〉感受飢餓
      • 〈上醫練習33〉週末斷食
    • 果食是人類最佳飲食方式
      • 〈上醫練習34〉水果餐
    • 一天需要吃多少餐?
      • 〈上醫練習35〉不吃早餐
    • 吃得少精力更充沛
      • 〈上醫練習36〉過午不食
      • 〈上醫練習37〉一天一餐
    • 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 〈上醫練習38〉意食練習
  • 第七章 情志養生
    • 情緒思想也會致病
    • 情志養生的三層階梯
    • 為什麼不喜歡寧靜?
      • 〈上醫練習39〉享受寧靜
    • 做一個勇於承擔的人
      • 〈上醫練習40〉不抱怨
    • 你可以痛而不苦
      • 〈上醫練習41〉感謝痛苦
    • 如何達致情緒平穩?
      • 〈上醫練習42〉抽身回看
      • 〈上醫練習43〉選擇快樂
      • 〈上醫練習44〉一體兩面
      • 〈上醫練習45〉半杯有水
      • 〈上醫練習46〉百折不撓
      • 〈上醫練習47〉服務奉獻
    • 從愛自己獲得真正快樂
    • 每天都需要放空發呆
      • 〈上醫練習48〉放空發呆
      • 〈上醫練習49〉接地氣
      • 〈上醫練習50〉觀賞冥想
  • 後記
    • 長壽百歲的關鍵
    • 做不到上醫養生怎麼辦?
    • 上醫養生帶來真自由快樂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