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學習國學,
找到安身立命的最佳途徑
年輕人懂得儒家,就會以真誠之心待人接物,修養自己。
中年人學習道家,即能敞開心胸接受現實,
由整體的角度來看待個人的成敗得失,退一步海闊天空。
老年人學習易經,則懂居安思危,測知未來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簡單:
年輕時先學儒家,
中年時再學道家,
老年時可學《易經》。
《易經》,一定要到年老才學習嗎?答案是未必。三種人適合學習《易經》。一是負責決策者:任何決策都有風險,人算不如天算,學會《易經》的義理,懂得如何「居安思危,樂天知命」。二是熱愛生命者:人生不能回頭也無法重來要如何抉擇才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無怨無悔的目標?三是有心學習者:純粹為了理解中國文化的奧妙精深,因為身為華人而不懂《易經》,總是好學之士在知識上的一大缺憾。
本書特色
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大師,
為你講解國學,
為你的人生解惑。
找到安身立命的最佳途徑
年輕人懂得儒家,就會以真誠之心待人接物,修養自己。
中年人學習道家,即能敞開心胸接受現實,
由整體的角度來看待個人的成敗得失,退一步海闊天空。
老年人學習易經,則懂居安思危,測知未來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簡單:
年輕時先學儒家,
中年時再學道家,
老年時可學《易經》。
《易經》,一定要到年老才學習嗎?答案是未必。三種人適合學習《易經》。一是負責決策者:任何決策都有風險,人算不如天算,學會《易經》的義理,懂得如何「居安思危,樂天知命」。二是熱愛生命者:人生不能回頭也無法重來要如何抉擇才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無怨無悔的目標?三是有心學習者:純粹為了理解中國文化的奧妙精深,因為身為華人而不懂《易經》,總是好學之士在知識上的一大缺憾。
本書特色
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大師,
為你講解國學,
為你的人生解惑。
- 序 從易經入門說起
-
第一部 易經入門
-
一、基本八卦
-
二、易經的形成
-
三、易經讀法
-
四、自強不息(1 乾卦☰☰)
-
五、修養真誠
-
六、進德修業
-
七、厚德載物(2 坤卦☷☷)
-
八、敬義並立
-
九、天造草昧(3 屯卦☵☳)
-
十、蒙以養正(4 蒙卦☶☵)
-
十一、耐心等待(5 需卦☵☰)
-
十二、與人爭訟(6 訟卦☰☵)
-
十三、戰爭原則(7 師卦☷☵)
-
十四、眾人相處(8 比卦☵☷)
-
十五、小有積蓄(9 小畜卦☴☰)
-
十六、言行合禮(10 履卦☰☱)
-
十七、三陽開泰(11 泰卦☷☰)
-
十八、上下相隔(12 否卦☰☷)
-
十九、光天化日(13 同人卦☰☲)
-
二十、日正當中(14 大有卦☲☰)
-
二十一、非吉則利(15 謙卦☷☶)
-
二十二、不可大意(16 豫卦☳☷)
-
二十三、隨順時勢(17 隨卦☱☳)
-
二十四、改革之道(18 蠱卦☶☴)
-
二十五、有備無患(19 臨卦☷☱)
-
二十六、神道設教(20 觀卦☴☷)
-
二十七、雷電相合(21 噬嗑卦☲☳)
-
二十八、以白為飾(22 賁卦☶☲)
-
二十九、善處逆境(23 剝卦☶☷)
-
三十、天地之心(24 復卦☷☳)
-
三十一、不可妄動(25 无妄卦☰☳)
-
三十二、大有積蓄(26 大畜卦☶☰)
-
三十三、虎視眈眈(27 頤卦☶☳)
-
三十四、獨立不懼(28 大過卦☱☴)
-
三十五、履險如夷(29 習坎卦☵☵)
-
三十六、明若觀火(30 離卦☲☲)
-
三十七、相互感應(31 咸卦☱☶)
-
三十八、保持恆心(32 恆卦☳☴)
-
三十九、有進有退(33 遯卦☰☶)
-
四十、止於大壯(34 大壯卦☳☰)
-
四十一、上進之道(35 晉卦☲☷)
-
四十二、明夷待訪(36 明夷卦☷☲)
-
四十三、家人相處(37 家人卦☴☲)
-
四十四、欣賞差異(38 睽卦☲☱)
-
四十五、知難而退(39 蹇卦☵☶)
-
四十六、解除難局(40 解卦☳☵)
-
四十七、損而有利(41 損卦☶☱)
-
四十八、益而民悅(42 益卦☴☳)
-
四十九、小人得志(43 夬卦☱☰)
-
五十、陰氣始生(44 姤卦☰☴)
-
五十一、虔誠祭祀(45 萃卦☱☷)
-
五十二、升進之道(46 升卦☷☴)
-
五十三、身困心亨(47 困卦☱☵)
-
五十四、往來井井(48 井卦☵☴)
-
五十五、改革之道(49 革卦☱☲)
-
五十六、建立事業(50 鼎卦☲☴)
-
五十七、處變不驚(51 震卦☳☳)
-
五十八、止得其所(52 艮卦☶☶)
-
五十九、循序漸進(53 漸卦☴☶)
-
六十、終則有始(54 歸妹卦☳☱)
-
六十一、處富之道(55 豐卦☳☲)
-
六十二、在外收斂(56 旅卦☲☶)
-
六十三、隨順如風(57 巽卦☴☴)
-
六十四、朋友講習(58 兌卦☱☱)
-
六十五、散而後聚(59 渙卦☴☵)
-
六十六、知所節制(60 節卦☵☱)
-
六十七、相待以誠(61 中孚卦☴☱)
-
六十八、低調為宜(62 小過卦☳☶)
-
六十九、先安後亂(63 既濟卦☵☲)
-
七十、窮變通久(64 未濟卦☲☵)
-
-
第二部 孔子的真誠
-
一、立志於學
-
1.孔子之學
-
2.把握時機
-
3.不厭不倦
-
4.學生不爭氣
-
5.學生啟發老師
-
-
二、立志行仁
-
1.立志行仁
-
2.六位仁者
-
3.立志求道
-
4.一以貫之
-
-
三、自我修養
-
1.化解我執
-
2.困惑來自何處
-
3.「克己復禮」新解
-
4.少說為妙
-
-
四、孝敬父母
-
1.孝出於天性
-
2.敬愛父母
-
3.委婉溝通
-
4.孝與健康
-
5.法理與人情
-
6.孝與守禮
-
7.三年之喪
-
-
五、結交良友
-
1.真誠相待
-
2.志趣相投
-
3.信義兼顧
-
4.益者三友
-
5.損者三友
-
6.孔子交友
-
-
六、社會責任
-
1.淑世精神
-
2.社會責任
-
3.名正言順
-
4.上行下效
-
5.一言興邦
-
-
七、理解孔子
-
1.誰了解孔子?
-
2.誰歧視女性?
-
3.誰在收肉乾?
-
4.孔子知不知「死」?
-
5.孔子有無信仰?
-
-
-
第三部 孟子的向善
-
一、人性向善
-
1.人性是什麼?
-
2.善是什麼?
-
3.心之四端
-
4.人禽之辨
-
5.三種快樂
-
-
二、人格之美
-
1.修養六境
-
2.浩然之氣
-
3.三種勇敢
-
4.四種聖人
-
-
三、人我之間
-
1.勇於自省
-
2.做人處事
-
3.五種不孝
-
4.易子而教
-
5.以德論交
-
6.守經達權
-
-
四、仁政理想
-
1.一暴十寒
-
2.緣木求魚
-
3.與民共用
-
4.見牛未見羊
-
5.不可忽視環境
-
6.事半功倍
-
-
五、自我超越
-
1.豪傑之士
-
2.效法堯舜
-
3.與古人為友
-
4.有為者亦若是
-
5.天降大任
-
6.孟子之樂
-
-
-
第四部 老子的智慧
-
一、老子的道
-
1.儒道之別
-
2.老子第一章
-
3.道是什麼
-
4.道與自然
-
5.道生萬物
-
6.悟道之法
-
7.自足於道
-
-
二、聖人之道
-
1.自我反省
-
2.被褐懷玉
-
3.不為物役
-
4.內在覺悟
-
5.處下居後
-
6.為而不爭
-
-
三、治國之道
-
1.四種統治
-
2.若烹小鮮
-
3.小國寡民
-
4.反戰思想
-
5.民不畏死
-
-
四、立身之道
-
1.化解執著
-
2.自己作主
-
3.消除煩惱
-
4.以德報怨
-
5.和光同塵
-
6.老子三寶
-
-
五、閱世之道
-
1.相對價值
-
2.禍福相生
-
3.慎始慎終
-
4.功成身退
-
5.上善若水
-
6.天地不仁
-
-
-
第五部 莊子的逍遙
-
一、轉化生命
-
1.未始有物
-
2.大鵬展翅
-
3.太倉稊米
-
4.螳螂捕蟬
-
5.鼓盆而歌
-
-
二、修練方法
-
1.渾沌之死
-
2.心如死灰
-
3.忘適之適
-
4.天人合一
-
5.不死不生
-
-
三、審美情操
-
1.黏蟬老人
-
2.庖丁解牛
-
3.桓公讀書
-
4.誰是美女
-
5.自以為美
-
-
四、處世態度
-
1.孝的六種境界
-
2.算命不如修養
-
3.材與不材之間
-
4.從容的風度
-
5.虛己以遊世
-
6.外化而內不化
-
-
五、與道相通
-
1.魚快樂嗎?
-
2.彼此相忘
-
3.朝三暮四
-
4.每下愈況
-
5.莊周夢蝶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