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963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主要是結合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針對先秦儒家、道家哲學進行論題與學術分派的探索。共分四部份,第一是總論,探究如何運用出土文獻。第二是針對到家資料,進行論題之差異與承傳的探究。第三是針對儒家資料,進行論題的發掘與說明。第四主要是針對儒家與道家曾共同關注的論題。
  • 序言
  • 第一編 總論
    • 第一章:出土文獻與先秦哲學探究
      • 一、前言
      • 二、文獻資料對於哲學研究的重要與方法運用
      • 三、出土文獻對哲學概念之多元思考的啓迪
      • 四、出土文獻對哲學問題之論辯性與新視野的開展
      • 五、結論
    • 第二章:中國哲學問題的起源與本原之探究:「文」與「情」的哲學思維
      • 一、前言
      • 二、「文」之為哲學探究的萌芽
      • 三、「文」之為哲學問題的開展
      • 四、「文」的本原-「情」的哲學思維
      • 五、結論
  • 第二編 出土文獻與先秦道家哲學論題
    • 第三章:《老子》中的「損-益」觀
      • 一、前言
      • 二、《老子》中的「損」「益」觀
      • 三、從「損-益」互動觀論「學」與「道」的關係
      • 四、《老子》「損-益」思維與《易》的關係
      • 五、結論
    • 第四章:《老子》資料與「黃-老」哲學之探究
      • 一、前言
      • 二、《老子》作為道家歸屬的指標
      • 三、《老子》資料的豐富與多元性
      • 四、《老子》資料中所呈現的哲學觀念
      • 五、「黃帝」與「老子」聯繫的哲學探究
      • 六、結論
    • 第五章:先秦老子後學之學術流派與哲學問題探究-以出土簡帛道家資料為核心的討論
      • 一、前言
      • 二、哲學問題所顯示之分歧的必然性
      • 三、哲學問題的傳承與轉化
      • 四、轉化後之哲學探究所呈現的學術派別
      • 五、結論
    • 第六章:《亙先》及戰國道家哲學論題探究
      • 一、《亙先》一文的簡序與理解
      • 二、《亙先》所顯示的戰國道家哲學論題
      • 三、結論
  • 第三編 出土文獻與先秦儒家哲學論題
    • 第七章:竹簡《五行》的「五行」研究
      • 一、前言
      • 二、「五行」說的歷史承傳簡述
      • 三、「五行」與「五常」
      • 四、「德之五行」的哲學意義
      • 五、結論
    • 第八章:「德之行」與「行」的哲學意義
      • 一、前言
      • 二、「行」的哲學意義
      • 三、「德之行」的哲學意義
      • 四、「德之行五」與《孟子》中「心性說」的關係
      • 五、結論
    • 第九章:儒家簡帛佚籍中「德」與「色」的辨析
      • 一、「色」之為哲學問題的起源與意義
      • 二、「色」的分歧與「成德」
      • 三、「色」及其根源探究的可能發展
      • 四、結論
    • 第十章:由《性情論》探究孔子後學之「情」論
      • 一、前言
      • 二、「情」的意義與重要性兼及孔子之「情」論
      • 三、《中庸》、《樂記》關於「情」的論述
      • 四、《性情論》中關於「情」的論述
      • 五、結論
  • 第四編 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論題
    • 第十一章:從「民之父母」論先秦儒家與《管子》的為政觀
      • 一、先秦儒家關於「民之父母」的哲學探究
      • 二、《管子》中「民之父母」的「法」哲學觀
      • 三、結論
    • 第十二章:儒家佚籍、《孟子》及《管子》四篇心性學之系譜
      • 一、前言
      • 二、「心-性」哲學論究的起源
      • 三、明德與心性情之探究
      • 四、《孟子》心性說
      • 五、《管子》四篇心氣說與儒家心性情說的關係
      • 六、結論
  • 徵引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