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養生,要先知己!
從頭到腳,幫你了解身體各部位的運行奧祕。
從解說漢字入手,深入淺出聊中醫,談養生。
「人只有先認識、了解自己的肉身、靈魂、
意志、性命,才談得上順養心性、保障安康。」
──徐文兵中醫師
★著名中醫專家、《字裡藏醫》作者徐文兵重磅力作!
★連年高居中醫養生書暢銷榜,近6000多則評論,當當網100%好評!
※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掌握身體和自然的運行
徐文兵老師帶我們從頭到腳,詳解了人體49個身體部位及4種體液的運行奧祕。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身體每個部位、每個器官的功能、特性,以及它們對於健康的意義。
※不僅能了解中醫知識,更能領略漢字文化的絕妙風采
《知己》延續了《字裡藏醫》的敘述風格,每章以中醫最基本的詞彙入手,追溯字詞背後的歷史典故、文化內涵,使讀者在了解中醫健康知識的同時,領略漢字文字學與中醫養生的絕妙風采。
◎了解自己身體的運行奧義,才是真正的養生法
▌常常肚子不舒服,卻找不到原因?
問題可能不在「腸胃」,可能在於你的「下巴」
頤指氣使中的「頤」,就是用下巴指使人,不動手不動嘴,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
中醫看病必須看病人的舌頭。若患者張嘴伸舌的同時,會聽見兩腮發出喀噠一聲。這是下頜關節發出的聲響,一般是咬肌僵硬,牽扯關節錯位摩擦發出的。西醫稱為「關節紊亂」,中醫認為有這種現象的人往往有比較嚴重的胃病,表面咬肌僵硬,體內胃的平滑肌也是僵硬痙攣的。
▌總是覺得胸悶難受,難道是心臟有毛病?
問題可能不在於「心臟」,而是在於你的「情緒」與「飲食習慣」
前胸正中是胸骨,胸骨柄的末端長有軟骨,西方人叫劍突,中國人稱為蔽骨。蔽骨和肋骨合圍而成的這個地方,就是「心口窩」。
莊子把西施的捧心診斷為「病心」。心口窩因為容易窩藏斜氣,更要預防出現心結,最好是「生氣的時候不吃飯,吃飯的時候不生氣」。其實不光是生氣,鬱悶、難過、沮喪的時候都不要吃東西,吃下去容易堵在心口窩,累積成心結。
────中醫知識結合歷史典故、實用的養生建議,言語生動,輕鬆易讀。
────值得一般中醫、中藥、養生愛好者閱讀。
◆◆中醫師專業推薦◆◆
江錦輝(意一堂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中醫師)、羅珮琳(中醫師)
「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中醫的領域浩翰如海無邊,古文深奧難以輕易領略全貌。徐醫師用53個身體部位提綱挈領,化繁為簡,讓人很容易了解自己,此項創舉很值得推薦給普羅大眾,藉以快速認識中醫全貌,養生保健遠離患疾。」────江錦輝‧意一堂中醫診所院長
從頭到腳,幫你了解身體各部位的運行奧祕。
從解說漢字入手,深入淺出聊中醫,談養生。
「人只有先認識、了解自己的肉身、靈魂、
意志、性命,才談得上順養心性、保障安康。」
──徐文兵中醫師
★著名中醫專家、《字裡藏醫》作者徐文兵重磅力作!
★連年高居中醫養生書暢銷榜,近6000多則評論,當當網100%好評!
※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掌握身體和自然的運行
徐文兵老師帶我們從頭到腳,詳解了人體49個身體部位及4種體液的運行奧祕。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身體每個部位、每個器官的功能、特性,以及它們對於健康的意義。
※不僅能了解中醫知識,更能領略漢字文化的絕妙風采
《知己》延續了《字裡藏醫》的敘述風格,每章以中醫最基本的詞彙入手,追溯字詞背後的歷史典故、文化內涵,使讀者在了解中醫健康知識的同時,領略漢字文字學與中醫養生的絕妙風采。
◎了解自己身體的運行奧義,才是真正的養生法
▌常常肚子不舒服,卻找不到原因?
問題可能不在「腸胃」,可能在於你的「下巴」
頤指氣使中的「頤」,就是用下巴指使人,不動手不動嘴,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
中醫看病必須看病人的舌頭。若患者張嘴伸舌的同時,會聽見兩腮發出喀噠一聲。這是下頜關節發出的聲響,一般是咬肌僵硬,牽扯關節錯位摩擦發出的。西醫稱為「關節紊亂」,中醫認為有這種現象的人往往有比較嚴重的胃病,表面咬肌僵硬,體內胃的平滑肌也是僵硬痙攣的。
▌總是覺得胸悶難受,難道是心臟有毛病?
問題可能不在於「心臟」,而是在於你的「情緒」與「飲食習慣」
前胸正中是胸骨,胸骨柄的末端長有軟骨,西方人叫劍突,中國人稱為蔽骨。蔽骨和肋骨合圍而成的這個地方,就是「心口窩」。
莊子把西施的捧心診斷為「病心」。心口窩因為容易窩藏斜氣,更要預防出現心結,最好是「生氣的時候不吃飯,吃飯的時候不生氣」。其實不光是生氣,鬱悶、難過、沮喪的時候都不要吃東西,吃下去容易堵在心口窩,累積成心結。
────中醫知識結合歷史典故、實用的養生建議,言語生動,輕鬆易讀。
────值得一般中醫、中藥、養生愛好者閱讀。
◆◆中醫師專業推薦◆◆
江錦輝(意一堂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中醫師)、羅珮琳(中醫師)
「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中醫的領域浩翰如海無邊,古文深奧難以輕易領略全貌。徐醫師用53個身體部位提綱挈領,化繁為簡,讓人很容易了解自己,此項創舉很值得推薦給普羅大眾,藉以快速認識中醫全貌,養生保健遠離患疾。」────江錦輝‧意一堂中醫診所院長
- 自序——人不怕無知無覺、後知後覺,就怕有了先入為主的誤解
- 身體——01
- 元首——02
- 顏面——03
- 臉面——04
- 頤和——05
- 七竅——06
- 眼瞼——07
- 頏顙——08
- 髎——09
- 和髎——10
- 口唇——11
- 牙齒——12
- 髭、須、髯——13
- 咽喉——14
- 喉嚨——15
- 頸項——16
- 肩膀——17
- 腋窩——18
- 肩胛骨——19
- 肱——20
- 肘窩——21
- 胸膛——22
- 乳房——23
- 心口窩——24
- 心竅——25
- 𩩲骬——26
- 膈——27
- 嗝兒——28
- 脅肋——29
- 軟肋——30
- 懷——31
- 脘——32
- 臍——33
- 恥骨——34
- 胯——35
- 臀——36
- 骶骨——37
- 尾椎——38
- 下體——39
- 九竅——40
- 鼠蹊——41
- 股——42
- 膝——43
- 臏——44
- 膕——45
- 脛——46
- 腨——47
- 踝——48
- 趾——49
- 津液——50
- 唾液——51
- 痰涎——52
- 淚——53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