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辣芒果女孩》陳文祺、張馨祺
正妹一句話:想和一個18歲-50歲的男性一起過新年
《澳門正妹獵豔》 美眉公主來拜年
傳說中的正妹自拍神器照
正妹一句話:想和一個18歲-50歲的男性一起過新年
《澳門正妹獵豔》 美眉公主來拜年
傳說中的正妹自拍神器照
-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一 車行健
- 總序二 劉芝慶、邱偉雲
- 方序 方環海
-
第一章 緒論
-
1 被動式與被動表達
-
1.1 被動語態、被動化與被動標記
-
1.2 漢語史中的被動標記
-
-
2 研究主題
-
2.1 從漢語史觀點討論「吃」(喫)的音義性質
-
2.2 被動標記「吃」(喫)、「乞」的歷時方言語法發展
-
-
3 論述範圍及組織架構
-
3.1 詞彙擴散中的漢語、方言與歷史語法
-
3.2 內容架構
-
-
4 語料來源及體例說明
-
-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南北方言觀察
-
2.1 文獻探討
-
2.1.1 平山久雄(2004)「吃」(喫)的音義問題
-
2.1.2 對於「吃」(喫)音義的評述
-
2.1.3 近代漢語「吃」(喫)、「乞」的混用及被動考源
-
2.1.4 對「吃」(喫)、「乞」被動考源的評述
-
-
2.2 南、北方言的語料觀察
-
2.2.1 閩方言中「乞」的使用分佈
-
2.2.2 北方方言中「叫」、「讓」、「給」的使用分佈
-
-
-
第三章 「吃」和「喫」的字源關係
-
3.1 前言
-
3.2 「齧」與「齕」的通假及部件替代
-
3.3 「齧」與「喫」的字形語義關係
-
3.3.1 「喫」、「齧」語義有別
-
3.3.2 「喫」的語義陳述對象擴大
-
-
3.4 「喫」與「吃口吃」的混用
-
3.5 「齕」與「吃」的字形及語義關係
-
3.5.1 「吃(口吃)」及「吃(飲食)」義的混用情形
-
3.5.2 「喫(飲食)」與「吃(飲食)」的混用機制
-
-
3.6 本章結論
-
-
第四章 詞彙擴散下「喫」、「吃」的歷史音變兼論現代方言「齧」、「齕」的語音對應
-
4.1 現代漢語方言「吃」字的語音表現
-
4.2 「舌冠音」組—詞彙擴散下的歷時音變
-
4.2.1 聲符「乞」、「契」的混用
-
4.2.2 顎化音的翹舌現象
-
4.2.3 翹舌聲母的歷史來源—知、莊、章合流
-
-
4.3 詞彙擴散下「喫」的歷史音變
-
4.3.1 漢語方言中顎前音翹舌化的例證
-
4.3.2 小結
-
-
4.4 現代音理對顎前音翹舌化的解釋
-
4.4.1 小結
-
-
4.5 詞彙擴散的另一例證—蒙、滿譯音
-
4.5.1 滿語譯音
-
4.5.2 元秘史中的譯音
-
-
4.6 「非舌冠音」組的歷時與共時語音對應
-
4.6.1 「齧」組的方言對應
-
4.6.2 「齕」組的方言對應
-
4.6.3 閩方言裡的「喫」與「乞」
-
-
4.7 本章結論
-
-
第五章 跨語言的觀察及理論架構
-
5.1 英語「Get」的啟發
-
5.2 假設與討論
-
5.2.1 「get…to/for」和「乞」的雙賓句
-
5.2.2 「got+P.P.」和被動標記「乞」
-
-
5.3 理論架構
-
5.3.1 雙賓結構的形成—建立在連動、與格的框架下
-
5.3.2 施受同詞—詞義分解與中心語移位
-
5.3.3 語義角色—原型施事及原型受事
-
-
5.4 本章結論
-
-
第六章 雙賓結構「乞」的形成及其辨義
-
6.1 雙賓給予義「乞」的出現年代
-
6.2 雙賓結構給予義「乞」和「乞與」的產生
-
6.2.1 連動式裡動後的「乞」—語法化與格標記
-
6.2.2 「乞」的雙賓結構—與格和雙賓結構的轉換
-
6.2.3 連動式裡動前的「乞」—主要動詞
-
6.2.4 小結
-
-
6.3 雙賓結構與複合雙賓式的關係—語法化、重新分析及詞彙化
-
6.3.1 「乞」的雙賓結構與複合雙賓式
-
6.3.2 餘論—連動式中心語和雙賓結構的形成關係
-
6.3.3 方言資料裡的雙賓及與格標記
-
-
6.4 被動標記「乞」來源於雙賓給予義的可能性
-
6.5 本章結論
-
-
第七章 「乞」、「喫」(吃)被動式的使用觀察及「乞」求取—被動的成因推測
-
7.1 唐代文獻裡的被動標記「乞」、「喫」
-
7.2 宋代時期「喫」的穩固期
-
7.2.1 「喫」與「吃」的音韻關係
-
-
7.3 元明清被動標記「乞」、「喫」和「吃」的分佈情形
-
7.3.1 元代「乞」、「喫」和「吃」的並進期及相關語言現象
-
7.3.2 明清方言文獻裡的「乞」、「吃」、「喫」被動式
-
7.3.3 語言變異與變化下的解釋
-
7.3.4 餘論—動補結構中表示遭受義的「乞」、「喫」、「吃」
-
-
7.4 歷史語言中的被動式
-
7.4.1 長短「被」字式的形式
-
7.4.2 長短「被」字式的關係
-
7.4.3 討論—類推效應下的「乞」字式
-
-
7.5 短被動「乞」的形成
-
7.5.1 非自願性及賓語的模糊性
-
7.5.2 高頻句式與賓語擴展
-
7.5.3 小結—短被動「乞」的重新分析與不幸說
-
-
7.6 長被動「乞」的形成
-
7.6.1 原型施事、受事下「於+NP」的語義角色選擇
-
7.6.2 「於」與被動結構—句法形式與動詞形態
-
7.6.3 由NP1+乞+V+於+NP2—衍生為長被動「乞」
-
-
7.7 跨語言「求取」類的被動用法
-
7.8 本章結論
-
-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
8.1 研究結論
-
8.1.1 「喫」、「吃」異形同音同義與「齧」、「齕」的字源關係
-
8.1.2 雙賓結構與被動式—施受同詞
-
-
8.2 未來展望
-
8.2.1 研究不足之處
-
8.2.2 尚待討論的議題
-
-
- 參考文獻
- 索引
-
附件
-
附件一 福建省方言分區示意圖
-
附件二 閩方言被動標記「乞」、「乞與」和「與」的使用分佈
-
附件三 閩南地區被動標記的使用分佈
-
附件四 閩東及莆仙方言被動標記分佈
-
附件五 北方方言被動標記的使用分佈
-
附件六 中國歷史朝代西元對照簡表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