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937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第一章 一花映世界:儒学流变中的阳明心学
    • 第一节 功夫论视阈中的阳明心学道统
      • 一 功夫维度中的孔学分化
      • 二 理学道统分野下的阳明心学道统
      • 三 理学功夫分疏下的阳明心学功夫取向
    • 第二节 心意之间:心学功夫进路中的阳明心学功夫
      • 一 象山学的本心与“去意”功夫
      • 二 阳明学的良知与“诚恶意”功夫
      • 三 蕺山学的道体与“诚善意”功夫
  • 第二章 人文世界:明代的儒学活动
    • 第一节 宋明时代儒释道的互动
      • 一 儒学的视角
      • 二 佛教的视角
      • 三 道家与道教的视角
    • 第二节 以阳明为中心的士人社群活动
      • 一 中晚明士人讲学活动的前期研究及其检视
      • 二 王阳明的讲学交游及其省察
    • 第三节 王阳明“以心解佛”及其诠释学省察
      • 一 是其所非的本体
      • 二 非其所是的功夫
      • 三 非之又非的境界
      • 四 是与非的诠释学省察
  • 第三章 心体世界:良知品格与美学意蕴
    • 第一节 阳明心学及其理论品格
      • 一 心即理:阳明心学本体的义理内涵
      • 二 阳明心学的理论品格
    • 第二节 良知内涵及其二重性品格
      • 一 良知的内涵
      • 二 良知的二重性品格
    • 第三节 良知二重性的美学意蕴
  • 第四章 德美世界:道德与审美的圆融
    • 第一节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何以可能
      • 一 二重性良知:道德与审美圆融的依据
      • 二 德艺美合一:道德与审美圆融的途径
    • 第二节 新人文精神:德美世界的呈现
      • 一 生命:理性与自由的合和
      • 二 艺境:理性自由生命的绽放
  • 第五章 人格世界:人格美的追求
    • 第一节 谦谦君子
    • 第二节 狂者胸次
    • 第三节 圣人气象
  • 第六章 艺术世界:书心乐道
    • 第一节 音乐美论
      • 一 王阳明的音乐实践
      • 二 心为乐体的音乐本质观
      • 三 体用合一的乐教思想
      • 四 乐(yuè)道合一的乐(lè)境
    • 第二节 书画美论
      • 一 书画遗存
      • 二 艺道合一
  • 第七章 意义世界:人从存在走出
    • 第一节 明镜之心:心体的自我呈现
      • 一 “四句教”与逆觉体证的审美功夫
      • 二 “磨上用功”与明镜之心
    • 第二节 心物圆融:心体对万物的含化
      • 一 道德之域的单向度构建
      • 二 审美之域的双向度构建
      • 三 “类心”与意义世界
    • 第三节 从“在”到“有”:境界的生成
  • 第八章 审美境界:仁、诚合乐
    • 第一节 仁境:阳明美学的道德价值诉求
      • 一 无执而洒落
      • 二 一体之仁
    • 第二节 诚境:阳明美学的意义价值取向
      • 一 诚之真境
      • 二 诚之神境
    • 第三节 乐境:阳明美学的终极追求
      • 一 中和之乐
      • 二 自得之乐
  • 第九章 一花耀世界:阳明美学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贵族性与平民化的合一
      • 一 本体层面的合一
      • 二 功夫层面的合一
      • 三 境界层面的圆融
    • 第二节 哲学践行的心灵之路
      • 一 当代哲学践行视阈下的阳明心学美学
      • 二 心学践行的展开向度与价值省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