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子的心事:《道德經》實修課堂第壹輯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8/09/28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888513499
老子對「道」的表述,和佛教的「真如」「空性」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相似性,佛道後來渾然一體,佛道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很多人對道教的傳播都偏重於道術,像算命、陰陽、風水等,它們只是道教文化中的小術,屬於道的妙用,還不是道體。
作者從修道和妙用層面講一講《老子》。
很多人對道教的傳播都偏重於道術,像算命、陰陽、風水等,它們只是道教文化中的小術,屬於道的妙用,還不是道體。
作者從修道和妙用層面講一講《老子》。
- 為往聖繼絕學(代序)
-
第一章 在有無生滅中,觸碰眾妙之門
-
一 宇宙的原創力
-
二 無中生有
-
三 眾妙之門
-
-
第二章 無為中,看破分別的虛幻
-
一 善惡與美醜
-
二 有無相生
-
三 無為之境
-
-
第三章 窺破欲望,做生命的「王」
-
一 欲念方起,民心已亂
-
二 「民」即是自心
-
三 聖人之治
-
四 無知無欲
-
五 虛心健體,身心自在
-
-
第四章 湛然空寂,遊龍畫鳳
-
一 道沖顯萬相
-
二 和光同塵
-
三 三車和尚
-
四 所謂道體
-
-
第五章 在一葉一花中,默然起舞
-
一 聖人以萬物為芻狗
-
二 天人合一
-
三 天地像個大風箱
-
四 多言無益,不如守「中」
-
五 如何守中?
-
-
第六章 無中生有,有中生妙
-
一 大道不死
-
二 道乃天地之根
-
三 修道者的玄關
-
四 綿長的呼吸
-
-
第七章 在無私的行為中,成就公心
-
一 何謂聖人?
-
二 兩位不同的聖人
-
三 因不自生,故能天長地久
-
四 退其後,德顯前
-
五 外其身,反而長生
-
六 因其無私,能成其私
-
七 無我之美
-
-
第八章 聖人如水,滋潤萬物
-
一 上善若水,處惡不爭
-
二 聖人如水
-
三 水之七德
-
四 水性的修行
-
-
第九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
一 過猶不及,默默轉身
-
二 在謙卑中慢慢生長
-
三 雕欄玉砌今何在?
-
四 財富買不來生死
-
五 「退」的智慧
-
-
第十章 聖人修煉的三部曲
-
一 主宰精神和思維的三魂
-
二 主宰身體的七魄
-
三 修氣致柔,成就嬰兒之身
-
四 有慧故能看清,無執故能包容
-
五 玄德的三種境界
-
-
第十一章 心中有「空」,天地自寬
-
一 「有」因「無」而生妙用
-
二 看似無用的大用
-
三 留白天地寬
-
四 一空生萬有,心空容萬物
-
五 「無」中生「有」
-
六 因為虛心,才能接納
-
-
第十二章 如何應對紛繁世界?
-
一 為什麼要出離?
-
二 修道者的選擇
-
三 簡樸地生活,做該做之事
-
四 身心堅守,外息諸緣
-
五 聖人如何修定?
-
-
第十三章 寵辱不驚,身心兼修
-
一 片片寵愛意,隱隱受辱心
-
二 如愛身般愛天下
-
三 在破執中惜身
-
四 消除分別心,寵辱隨風飄
-
-
第十四章 用身心融入得道者的境界
-
一 在「視聽搏」中感悟道
-
二 超脫紛繁,混元為一
-
三 斬斷紅塵累,怡然賞佳音
-
四 證道的十四個特性
-
-
第十五章 穿行於紅塵的聖者
-
一 像猴子一樣謹慎小心
-
二 保持距離又貼心貼肺
-
三 智者的另外四種德行
-
四 智者的四種能為
-
五 素女採桂子
-
-
第十六章 融入虛靜,以篤誠滋養人生
-
一 修道中的「虛靜篤」
-
二 在紅塵中尋找那唯一的永恆
-
三 人如何才能做到寬容?
-
四 讓虛靜變成你的活法
-
五 放空心靈,採天地之靈氣
-
-
第十七章 如何治理家、國、心?
-
一 以道治國,春風化雨
-
二 以德治國,感動民心
-
三 刑法治國,威懾人心
-
四 教育的四種境界
-
五 人格修煉的五種境界
-
-
第十八章 守候大道,返璞歸真
-
一 不該提倡仁義、智慧和忠孝嗎?
-
二 越簡單,越接近解脫
-
三 老子的嚮往
-
四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
-
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
第十九章 探尋絕學無憂的祕密
-
一 謀士的智慧和阿斗的智慧
-
二 歷史上的「諸葛亮」們
-
三 為什麼說「道法自然」?
-
四 老子是怎麼讓心屬於他自己的?
-
五 道在儒釋之間
-
六 從零到零的哲學
-
七 清心寡欲,排出胎毒
-
八 除掉嗜好,忘記身體
-
-
第二十章 大智若愚,看破隨緣
-
一 毀譽如幻,但人言可畏
-
二 淡泊如不懂事的孩子
-
三 不敢為天下先
-
四 我本愚人,而貴食母
-
五 化為泥土,任世人踐踏
-
-
第二十一章 恍惚無執中光明歷歷
-
一 被誤讀的得道者
-
二 被誤解的「恍惚」
-
三 用行為告訴世界你是誰
-
四 大道之用
-
-
附錄 揭祕內丹:揭露天機的道歌
-
一 佛道在賢孝中相遇:觀音度呂祖
-
二 剛開始修道的孤悽
-
三 慢慢打通小周天
-
四 周身處處是太極
-
五 時時提正念,趕退諸魔軍
-
六 用破執的智慧窺破幻相
-
七 在積極地貢獻中成就道業
-
- 最美的人生答卷(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