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經略幽燕(979-987):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

出版日期
20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6299605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跨學科的整合研究視野,引進了現代戰略及戰略文化(strategic culture)的理論,來研究北宋經略幽燕地區(俗稱燕雲十六州)的政策及其所遭遇的歷史挫折,指出979年以前的宋遼關係雖然存在深厚的強權政治背景及雙重的領土糾紛,但隨著互動的增加,規範已日漸建立,故軍事衝突並非唯一的選擇。戰爭的爆發,是由於北宋的戰略文化內在失調。

本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重新檢視每一戰役所衍生的戰略戰術問題。對於關鍵的史實,作者也廣泛運用宋遼雙方的史料加以考證。
  • 序言(陶晉生)
  • 緒論
    • 課題的意義與基本視角
    • 戰爭史的觀點與方法
    • 概念與分析架構
    • 個案討論範疇、斷限與研究回顧
    • 本書主要論點
  • 第一章 北宋軍事失敗的宏觀解釋:研究概況述評
    • 北宋的大戰略:以開國政策為中心的理解模式檢討
    • 邊疆民族與中原的戰爭:戰略立體分析的必要性
    • 結論
  • 第二章 從強權政治到摸索規範:遼朝南疆大戰略的轉變
    • 遼朝與中原衝突的強權政治背景
    • 經略中原
    • 對立中摸索規範:雄州和議(974)
    • 結論
  • 第三章 以北漢問題為核心的宋遼軍事衝突
    • 戰爭爆發的模式:理論框架
    • 衝突的升級與克制:第一個週期(960–967年)
    • 第二個週期(968–974)
    • 北漢滅亡與宋遼戰爭的爆發
    • 結論
  • 第四章 內政導向與野戰取向:北宋初年戰略文化的落差(960–986)
    • 戰略文化:理論框架與解釋功能
    • 對暴力的制約:北宋初年內政主導的大戰略
    • 戰略文化的落差:五代宋初軍隊的野戰取向
    • 戰略協調的可能性
    • 結論
  • 第五章 僵化軍事信念指導下的高梁河戰役(979)
    • 「促師奪燕」:五代戰略文化的餘緒
    • 士氣問題
    • 會戰的發生
    • 戰術失誤
    • 宋軍的敗退
  • 第六章 彈性戰略防禦的構建與滿城會戰(979)
    • 何謂彈性防禦?
    • 宋初彈性戰略防禦的構建
    • 個案研究:滿城會戰
    • 瓦橋關之戰
    • 結論
  • 第七章 戰略脫節:宋太宗第二次經略幽燕(986)
    • 大戰略取向
    • 戰略形勢
    • 作戰計劃
    • 結論
  • 第八章 向戰略防禦的過渡:陳家谷與君子館戰役(986–987)
    • 轉入戰略防禦的宋軍
    • 陳家谷戰役
    • 君子館戰役:戰略角度分析
    • 君子館戰役:戰役及戰術分析
    • 瘡痍之卒
    • 結論
  • 結論
    • 軍事災難如何形成?
    • 另類取向的可能性與戰略文化的制約
    • 前車之鑒:北宋986年以後戰略轉變的軌跡
  • 後記
  • 徵引書目
  • 跋(羅球慶)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