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18797716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鄭永年的其它著作
  • 序言 江澤民的遺産和江澤民之後的中國
  • 出版説明及致謝
  • 第一章 共産黨向何處轉型?
    • 一、共産黨的危機在哪裹?
    • 二、“人亡黨息”仍是中共最大的憂患
    • 三、黨的領導問題在於缺乏民主創新
    • 四、中共在怎樣吸取國民黨的教訓?
    • 五、從國民黨的衰敗看中共黨内改革的迫切性
    • 六、人民的力量對中共領導人的啓示
    • 七、共産黨要整合宗教力量
    • 八、中共在新世紀面臨的選擇
    • 九、論共産黨的第二次轉型
    • 十、中共要從行政統治轉向政治統治
    • 十一、中共會演變成爲一個什麽樣的政黨?
    • 十二、共産黨的轉型還是終結?
    • 十三、要建立中國的政黨責任制
  • 第二章 意識形態:衰落和創新
    • 一、論中共統治的道德基礎
    • 二、中共要重新考量統治合法性基礎
    • 三、中共意識形態面臨的困局
    • 四、意識形態的衰敗和宗教的崛起
    • 五、德治:保守政治的論壇?
    • 六、“德治”與儒家社會主義
    • 七、“三個代表”與中共的意識形態化
    • 八、“三個代表”需要民主的“代表”爲基礎
    • 九、“三個代表”:制度轉型還是工作作風?
  • 第三章 權力繼承和接班人問題上的困局
    • 一、權力繼承問題和中國政治
    • 二、中共在接班人問題上的憂慮
    • 三、中共的權力繼承發生了什麼問題?
    • 四、謹防接班人問題上的政治倒退
    • 五、朱鎔基的率先承諾
    • 六、領導人退休要制度化
    • 七、權力轉移、政治爭論和政治改革
  • 第四章 政治改革:中心的議程
    • 一、中心的議程還是政治改革
    • 二、中國已進入一個後斯大林時代嗎?
    • 三、整黨替代不了政治改革
    • 四、社會危機、權力轉移和政治改革的新契機
    • 五、論“制度化”和政治統治
    • 六、從人制約人到制度制約制度
    • 七、全國人大的權力是怎樣流失的?
    • 八、全國人大代表誰的利益?
    • 九、渴望黨内民主:農民的聲音
    • 十、私營企業家和中共民主的張力
    • 十一、關鍵的問題在於政治領導權
    • 十二、“黨内有派”:中國式的民主化道路
    • 十三、中國需要一次政治“南巡”?
  • 第五章 中央地方關係:中央在哪裹?
    • 一、中央地方關係轉型的關鍵時刻
    • 二、被断了“腿”的中央政府
    • 三、什麼是“中國(人)問題”?
    • 四、河南愛滋病:政府到哪裹去了?
    • 五、没有民主化就會有封建化
    • 六、開發西部和政策轉移
    • 七、西部開發戦略和少數民族問題
    • 八、香港從“行政特區”到“示威特區”?
  • 第六章 腐敗:政治制度的根源
    • 一、制度的弔詭:反腐敗的消極後果
    • 二、要警惕民主化過程中的政治腐敗
    • 三、“反腐敗”會動摇“國本”嗎?
    • 四、非民主環境下反腐敗的局限性
    • 五、論反腐敗和制度反省
    • 六、反腐敗,始於政治,終於政治
    • 七、西部開發要設防腐機制
  • 第七章 社會底層的躁動
    • 一、學商一體和教育界的腐敗
    • 二、信息社會對中共政權的得失
    • 三、法輪功、黑社會、愛滋病,誰在威脅中共?
    • 四、“新左派”對新“右派政權”的擔憂
    • 五、春天的沉悶的焦慮
  • 第八章 全球化:内政外交的關聯
    • 一、從“開放政策”到“全球化”
    • 二、没有民主化的全球化
    • 三、加入世貿組織是個政治決策
    • 四、要化解加入世貿的政治風險
  • 第九章 戰略思維的貧困化
    • 一、中國外交政策的三個“貧窮”
    • 二、中國面臨國際戰略的轉型
    • 三、中國要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代表什麼?
    • 四、對國際關係應當有更現實的認識
    • 五、關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
    • 六、人道主義總不會錯
    • 七、中俄關係的再考量
    • 八、真老虎、紙老虎和中國的國際形象塑造
    • 九、國家利益不可欺
  • 第十章 中美關係:冷戰還是合作
    • 一、美國對華政策會作如何的調整?
    • 二、崇高的願望和天真的邏輯
    • 三、中美關係,是國際關係?還是個人關係?
    • 四、加入世貿後如何調整中美關係
    • 五、冷戰思維復興,中美關係形勢嚴峻
    • 六、中國面臨和美國的有限冷戰?
    • 七、中美冷戰的可能性及其底線
    • 八、中國對恐怖事件反應的兩難
    • 九、恐怖主義事件與中美關係
  • 第十一章 亞洲:如何和鄰邦打交道?
    • 一、中國亞洲外交的新思維?
    • 二、中國亞洲政策的問題在哪裹?
    • 三、亞洲政策會作怎様的調整
    • 四、亞洲政策需要適當調整
    • 五、“經濟威脅論”和中國應當有的警戒
  • 第十二章 江澤民之下的國家統一策略
    • 一、何處尋找解決台灣問題的大智慧?
    • 二、在台灣問題上新的“幼稚病”
    • 三、“文攻武嚇”背後的深刻危機
    • 四、台灣問題,誰在決策?
    • 五、評“聽其言,觀其行”的對台策略
    • 六、“胡蘿蔔”加“大棒”的失靈和對台政策的調整
    • 七、與台灣的關係僅僅是經濟的競爭嗎?
    • 八、對台策略從理想到現實的轉變
  • 第十三章 陳水扁和兩岸關係的深度危機
    • 一、陳水扁“路線”對台海局勢的挑戰
    • 二、唐飛任閣揆與兩岸關係的僵局
    • 三、李遠哲和兩岸關係的夾縫
    • 四、李登辉路線的復歸是必然的嗎?
    • 五、陳水扁又使中共陷於被動
    • 六、民進黨的新認知對中共的挑戦
    • 七、兩岸内政和陳水扁路線走向
    • 八、讓時間來導向台海戰爭?
  • 第十四章 兩岸關係的困局
    • 一、兩岸關係的新困局
    • 二、平靜之下的較量和兩岸關係的新趨勢
    • 三、黨化、人化和兩岸關係的僵局
    • 四、兩韓和解與海峽兩岸關係
    • 五、中美關係和新一輪台海危機
    • 六、美國大選會怎様惡化台海危機
    • 七、兩岸關係與美國的選擇
  • 出版地 新加坡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