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基於國際安全環境多元變化與安全威脅多樣化走向,國際事務與戰略的研究在後冷戰時代迄今面臨傳統與非傳統的挑戰:包括國際行為體的多樣化軍事科技激化衝突本質,以及全球化下經貿相互依存的態勢,如何跳脫傳統國際關係理論途徑,進而思考有利於台灣主體性與優勢性的戰略與計畫作為,成為本所建構淡江戰略學派,以台灣本土角度分析國際戰略與安全理論與實際的具體作為。
- 安全研究的再省思:建構主義研究途徑與方法 翁明賢
- 爭辯中的非傳統安全研究 董立文
- 建構型態的制度主義在安全研究中的運用 陳文政
- 行動戰略概念架構之研究:古典與現代的可能整合 施正權
- 台灣戰略研究歷史途徑的發展與限制 沈明室
- 空權理論的省思:杜黑、謝林、佩及其後 楊仕樂
- 霸權更迭與權力成長模型:國際體系權力結構的變遷 羅慶生
- 分析奧巴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與解析「再平衡」戰略的影響 王裕慶
- 戰略研究的位置:戰略研究定位與學科界限的爭辯 王信力
- 戰略研究的進步或退化:科學研究綱領分析途徑 蔡欣容
- 「強幹弱枝」或「權力下放」?比較臺灣與美國的國防與軍事領導指揮體制 劉永晟
- 中共大戰略研究之思辯:薄富爾「行動戰略」觀點之探討 楊順利
- 中共十八大後中美互動關係之探討:以建構主義觀點分析 戴振良
- 攻勢現實主義在描述與解釋上的邏輯斷層:為什麼推卸責任策略不可能存在於霍布斯世界 唐豪駿
- 十八大後的解放軍 林穎佑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5982/35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