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沙漠绿洲中的艺术奇葩: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调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643562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和田地區《十二木卡姆》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建朝著的《沙漠綠洲中的藝術奇葩——新疆和田地區十二木卡姆調查研究》主要運用民族音樂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新疆和田地區《十二木卡姆》的生存背景及其傳承人、傳承渠道、傳承特點、存續原因、音樂本體形態特征等方面進行立體的綜合研究。本著作具有音樂民族志的性質,其中匯集了大量的一手的田野調查資料,能夠為和田地區《十二木卡姆》乃至維吾爾木卡姆的深入化研究提供很好的資料基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著作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及其生存背景
    • 第一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述略
    • 第二节 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民族、宗教、民俗、语言文字等概况
    • 第四节 周边及外源文化的滋养
  • 第三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音乐形态特征
    • 第一节 结构与体裁状况
    • 第二节 节拍节奏(板式变化)模式
    • 第三节 乐调音列特征
    • 第四节 伴奏乐器及其现存状况
    • 第五节 各地乐队组合与表演形式
  • 第四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人
    • 第一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主要传承人
    • 第二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主要传承人之传承谱系
    • 第三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传承人学习木卡姆之动因
    • 第四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传承人之审美观
    • 第五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传承人的价值和地位
  • 第五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渠道
    • 第一节 历史语境中的木卡姆家族存续
    • 第二节 和田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保护中心之传承
    • 第三节 社会民俗活动中的传承
  • 第六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特点
    • 第一节 即兴性特点
    • 第二节 直接性特点
    • 第三节 民众性特点
    • 第四节 濡化特点
    • 第五节 变异特点——从结构、唱词、伴奏乐器和乐队组合看
  • 第七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得以存续的原因
    • 第一节 “恩主”——维系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生存的供养者
    • 第二节 伊斯兰教语境——维系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生存的“特殊文化空间”
    • 第三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八章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当代处境及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之当代处境
    • 第二节 基于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之传承而引发的学术思考
    • 第三节 对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
  • 第九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相关图片
    • 附录2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艺人口述访谈录
    • 附录3 各类调查表格信息资料
  • 参考文献
  • 原后记
  • 出版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