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推薦序一】對話哲學與實踐的極致
- 【推薦序二】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 【推薦序三】與他者對話
- 序言:本書的目標與主題
-
【第一章】聆聽案主的陳述,你就不會再心存定見
-
「現在全然不同了」
-
聽學童說話
-
在有結構的會談中聆聽
-
「難纏的問題」
-
-
【第二章】擔憂及早期對話
-
預期接下來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
請求幫助以導入對話
-
親愛的讀者,你現在也可立即試試看
-
方法與人生觀
-
總結
-
-
【第三章】對話作法的途徑:開放式對話
-
不同文化的對話
-
從互動結構治療到對話作法
-
治療會談中的開放式對話
-
具有對話性的會談
-
以開放式對話為核心的精神病治療體系
-
以開放式對話為核心的危機處理
-
治療會談即是創造對話的論壇
-
落實採用對話作法
-
-
【第四章】研究上的安排成為了第一線作法
-
可實現的願望
-
多方參與所致的混亂
-
用社會研究中的實驗發動「正向干擾」
-
朝對話作法的文化走去
-
-
【第五章】與他者對話
-
納入案主及與之有關的專業人士
-
承認他者
-
無條件接納他者
-
邁向對話空間的許多途徑
-
誠摯的關心可以促進溝通
-
對話在此時此地被創造出來
-
總結與往前
-
-
【第六章】生命是對話音樂:交互主體性
-
人身參與之複調對話中的當下此刻
-
意圖性與相互性
-
從個別認知到交互主體之知──試探對話性的本質
-
如何置身於此時此地──簡引
-
-
【第七章】如何使多方參與之對話中的回應具有意義
-
在危機中創造對話
-
妄語是眾聲之一
-
小組是共通語言的啟動者
-
回應的發生
-
在回應過程中,人不是被聽見,就是沒被聽見
-
對話中的暴力話題:小組置身於故事中,而非此時此地
-
「沒有比得不到回應更可怕的事了」
-
使對話具有意義
-
-
【第八章】對話性的工作文化
-
為自己的憂慮擔起責任
-
與案主對話,而非在他們背後對話
-
結合日常資源
-
合乎工作倫理的早期干預等同早期合作
-
適用於任何狀況的對話作法
-
藉對話來討論有效作法
-
地方政府的對話
-
地方政府之同儕學習的「打穀倉」作法
-
-
【第九章】對話作法的研究工作
-
創造適當的研究以評估開放式對話
-
「一法行天下」:狹隘的評估設計
-
「各組平均值比較」的研究缺乏外在效度
-
實驗設計所導致的傷害
-
療效在真實作法中消失了
-
從「解釋」模型到「描述」模型
-
控制作法的社會機器
-
能發揮社會影響力的科學
-
總結
-
- 【第十章】前往對話的未來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