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滿足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90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暢銷書《韌性》作者又一最新力作!
「滿足」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感謝自己所擁有的。
幸福只是追尋滿足的副產品,而不是最終目的。
這本書將徹底改變你想追求幸福快樂人生的想法!

我們常以追求幸福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也有太多的文章告訴我們要如何尋求幸福,但其實人們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幸福快樂,而是「滿足」。
「幸福」和「滿足」是截然不同的:幸福是種自發產生、並且稍縱即逝的短暫體驗;但滿足則是種會隨著時間進展而形成的感覺,是種即使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坦然接受的心態,亦是追尋「夠好就好」、而不必永遠達到「超級完美」的狀態。
如果我們能全然擁抱生命中的所有事物,連缺憾的時刻都盡可能接受,那麼「快樂」將只是低階的快感,「滿足」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暢銷書《韌性》的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在《滿足》一書中,接櫫關於「滿足」的三大論點。
一、幸福是短暫的,但滿足感會永遠存在:幸福是指人在當下的情緒感受,在經歷瞬間的喜悅後,幸福指數又會再度回到原先的水平。而「足夠就好」的滿足心態,能讓我們享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小確幸,隨時都能覺得快樂。
二、滿足是主觀的:我們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放下「比較」,就會比較幸福。
三、滿足可以藉由訓練而獲得:我們可以經由不斷的嘗試,了解自己力所能及與力有未逮的部分,進而客觀地檢視自己的計畫,然後放棄好高騖遠的夢想,並根據現實狀況調整目標。
作者也透過認知心理學、遺傳學、社會觀察與科學研究等各種領域,提出諸多關於「滿足」令人耳目一新的洞見,包括:
 對幸福的感受是會遺傳的。
 血清素就是「滿足荷爾蒙」。
 好奇心是滿足的重要特質。
 不滿足的人更容易出意外。
此外,書末還提供了十七項與「滿足」有關的練習,把之前章節提到的概念,一一做了總整理,幫助讀者回顧,並且看到自己可以方便執行的部分。
本書將讓人對於幸福和滿足有全新的體認,推翻「大家都希望追求幸福」的既定想法。事實上,如果幸福要靠追求才能獲得,那麼「追求」將永無止境,這也代表要擁有長久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只有當人們停止企求幸福,才會真正感受到幸福。這樣的幸福,就是「滿足」。

滿足推薦
現代人為了追求財富、地位、名聲而彼此廝殺,導致身心俱疲、百病纏身。本書的貢獻無疑提供了一個剎車機制。台大政治系教授 李錫錕

擁抱滿足的人生,才是最大的幸福。而滿足感,來自於有一個正確而健康的「現實感」,想的不是「幸福就好」,而是「這樣就好」。協槓教練 洪雪珍

作者所提到的「滿足」,是更為深刻、更接近這個世界的現狀而非想像。在概念上相對接近臣服與接納,包括看到不幸的價值,這些是存在於古老的歷史,但又是在現代重新被重視的智慧。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因為天擇的設定,放縱慾望去追求快樂,只會讓我們更不快樂,因為任何快樂都只能是短暫的。德國作家克莉絲蒂娜・伯恩特用了許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來告訴我們一味追求幸福快樂的惡果,並要勸我們轉而要讓自己感到「滿足」。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本書深入探討「滿足」這個議題,是一本引人入勝、內容豐富、可讀性很强的好書。那些為作者上一本著作《韌性》所深深著迷的讀者們,也絕不能錯過本書。buchnotizen.wordpress.com

「滿足」和「幸福」就像同父異母的手足一樣,但前者卻往往不受重視。這本睿智又具洞見的書籍,充分說明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中德日報

本書從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社會研究等不同的層面探究「滿足」,除了有簡單的滿足自我測試法,也提供具體的實用訣竅,讓讀者能依照自身狀況,採取適合執行的方式。《自然》雜誌

所有探討「快樂」、「幸福」的書籍,就都是那麼一回事。但這本書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Spectrum of Science》
  • 推薦序——幸福派VS.滿足派/李錫錕
  • 推薦序——用滿足尋找幸福/洪仲清
  • 推薦序——我們與「滿足」的距離/黃貞祥
  • 推薦序——最大的幸福,來自滿足的人生/洪雪珍
  • 前言——知足就是「追求但不強求」的人生態度
  • Part 1 你所追求的,不過是「你以為的幸福」
    • 1.關於幸福的迷思
      • 大腦主宰你的幸福
      • 幸福不要太多,剛剛好就夠了
      • 越追求幸福,就越害怕不幸
      • 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活著」
      • 別人都過得比我好?
      • 掌握人生自主權
      • 與其追求幸福,不如懂得知足
      • 壞心情的正面力量
      • 當你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 2.測試你的「滿足指數」
  • Part 2 滿足的科學與技術
    • 3.滿足是一種性格特徵
      • 金錢買不到幸福和滿足
      • 滿足程度與韌性呈正比
      • 性格決定你的人生滿意度
      • 性格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 4.你有「滿足」的基因嗎?
      • 幸福感是會遺傳的
      • 為什麼丹麥人特別幸福快樂?
      • 環境會影響你的幸福感受
      • 【追求滿足的故事】下一個男人會更好?這世上沒有Mr. Perfect
    • 5.大腦主宰你的幸福感
      • 血清素是「滿足荷爾蒙」
      • 渾然忘我的滿足感
      • 【追求滿足的故事】被藥物綁架的大腦:用錯紓壓方式的藥物上癮
    • 6.中年危機的厭世感
      • 連猴子也有中年危機
      • 老年時期的滿足
      • 【追求滿足的故事】慢活「烤小一點的麵包」是聰明的選擇
    • 7.疲憊女性的修復練習
      • 女人比男人更缺乏自信
      • 女性會用負面的評價敦促自己
      • 保持低調的必要
      • 更多的選擇,也背負更多的壓力
      • 少些負面想法,多點正向包容
      • 【追求滿足的故事】「完美」並不完美:奉行高標準而崩潰的母親
    • 8.滿足心理學
      • 好奇心是滿足的重要特質
      • 關於滿足的有趣研究
      • 快樂的上限是多少錢?
      • 與人分享,能獲得加倍的快樂
      • 增強鈍感力,人生更滿足
      • 【追求滿足的故事】知足: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 9.懂得知足,既快樂又健康
      • 快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五〇%的風險
      • 快樂讓人健康,健康也使人快樂
      • 不滿足的人更容易出意外
      • 現在的快樂,決定日後的健康
      • 【追求滿足的故事】平心靜氣:為何飽受風濕病之苦仍能感到快樂?
  • Part 3 滿足,是可以學習的
    • 10.「理想的自己」V.S「真實的自己」
      • 自我測驗:橫跨於願望與現實間的鴻溝
    • 11.要改變,或是接受?
      • 幫助你決定該前進或後退的四個問題
      • 適時的堅持與放棄
      • 為何使用社群媒體會讓人不快樂?
      • 【追求滿足的故事】無子人生:明智的決定,放手的釋懷
    • 12.放手的藝術
      • 要滿足十個欲望,還是該戰勝一個欲望?
      • 緊抓不放是人類的天性
      • 練習放手的一小步,讓自己邁出開闊的一大步
      • 自我效能使人保持冷靜
      • 列出「放下清單」
      • 【追求滿足的故事】守財奴:比賺錢更重要的那些事
    • 13.遵循自己的目標
      • 人生的快樂,來自有意義的生活
      • 人生的意義無法「尋找」,只能「追求」
      • 更容易達標的技巧
      • 直覺有助於做出決定
      • 如何提高工作滿意度?
      • 我愛故我工作——讓工作日常更有意義的三大重點
      • 【追求滿足的故事】停止超時工作,也要懂得有效休息:為何太多空閒時間反而讓人不知所措
    • 14.達到滿足的配方
      • 你不需全能,只要找到自己的強項
      • 讓自己更滿足的十七種練習
      • 離開神經元路徑的道路
  • 結語
  • 謝辭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