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憲法是用來規範國家及政權的基本結構,特別是政府的權力、及人民的基本權利。就狹義而言,憲法的制訂是指一群政治行為者草擬、討論、以及核可憲法;廣義的制憲則還包括釋憲、修憲、及變更不成文的憲政常規,因此又稱為「憲法變革」。
制憲的時機通常在國家面對重大挑戰之際,如美國1787憲法時的社會經濟危機、法國1830憲章時的革命、德國在兩次大戰後的戰敗、法國1946憲法時的戰後重建、美國的殖民地解放獨立等等。在革命之後,人民作為主權擁有者有權取消原本的契約關係,制憲意味著擺脫舊有體制的束縛、透過新憲來重新建構自己,因此,制憲又有民族塑造的意義,而新憲象徵著這個國家的主權。
概念上而言,制憲與修憲的最大差別在於究竟憲法的內容是通盤的取代、還是只作局部的修訂。到底是修憲、還是制憲,不在於內容、或是程序,而在於是否立意承先啟後、或者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打定主意採取新的憲政秩序。
制憲的時機通常在國家面對重大挑戰之際,如美國1787憲法時的社會經濟危機、法國1830憲章時的革命、德國在兩次大戰後的戰敗、法國1946憲法時的戰後重建、美國的殖民地解放獨立等等。在革命之後,人民作為主權擁有者有權取消原本的契約關係,制憲意味著擺脫舊有體制的束縛、透過新憲來重新建構自己,因此,制憲又有民族塑造的意義,而新憲象徵著這個國家的主權。
概念上而言,制憲與修憲的最大差別在於究竟憲法的內容是通盤的取代、還是只作局部的修訂。到底是修憲、還是制憲,不在於內容、或是程序,而在於是否立意承先啟後、或者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打定主意採取新的憲政秩序。
-
憲法制訂與憲政改革的探討/施正鋒
-
壹、引言
-
貳、人民的制憲權
-
參、為何要制訂新憲法
-
肆、制憲的時機
-
伍、制憲的途徑
-
陸、制憲的過程
-
柒、制憲的實質內容
-
捌、代結語:憲法變遷的解釋
-
附錄1︰制憲的順序及時間表
-
附錄2:制憲個體與不同的任務
-
附錄3:憲政改造過程的討論
-
-
美國的制憲 大妥協的產物/紀舜傑
-
壹、前言
-
貳、制憲背景
-
參、主要爭議與妥協
-
肆、美國憲法的原則
-
伍、結論
-
附錄1︰制憲會議圖
-
-
戰爭狀態、元首地位與憲法變遷 法國制憲中的結構性力量/劉名峰
-
壹、前言
-
貳、在尖銳對立之間的憲法變遷—以文明歷程作為分析的架構
-
參、法國憲法的變遷:崎嶇的共和之路
-
肆、結論
-
-
日本的「制憲」 實際與形式的交錯/李明峻
-
壹、前言
-
貳、現行日本憲法是否為外來強加的憲法?
-
參、制憲與修憲的區分
-
肆、日本憲改現況
-
伍、結語
-
-
二戰後奧地利制憲的理論與實務/林雍昇
-
壹、前言
-
貳、戰後的制憲與轉型正義工程
-
參、奧地利的制憲過程:後衝突社會的制憲考量
-
肆、結論
-
-
中國制憲與台灣制憲/曾建元
-
壹、前言
-
貳、近代台灣立國與中國立憲運動
-
參、台灣制憲與獨立建國意識的形成
-
肆、中國憲法在台灣
-
伍、中國制憲和台灣
-
陸、結語
-
-
愛爾蘭兩部憲法的歷進程/范盛保
-
壹、前言
-
貳、英愛法律關係概述
-
參、愛爾蘭自由邦憲法
-
肆、邁向1937 年新憲
-
伍、結語
-
附錄︰1932年愛爾蘭大選新芬黨競選海報
-
-
加拿大憲法變遷的啓發 憲政本土化與憲政民主/林岱緯
-
壹、憲政民主與憲政本土化的意涵
-
貳、加拿大憲政本土化的歷程
-
參、加拿大憲政本土化的挑戰
-
肆、加拿大憲法變遷的啟發
-
-
澳洲聯邦憲法的本土化 以原住民身分為例/許建榮
-
壹、前言
-
貳、『澳洲聯邦憲法』基本背景
-
參、原住民身份與1967 年憲法修正案公投
-
肆、和解政策與原住民地位公投入憲
-
伍、結論
-
-
南非的制憲運動/謝國斌
-
壹、前言
-
貳、南非制憲的背景
-
參、從政治協商到臨時憲法(1990-93)
-
肆、1994 年選舉與確保公平選舉的機制
-
伍、憲法的制訂與憲法原則
-
陸、結語-南非制憲的經驗與啟發
-
附錄:南非制憲運動大事記(包含歷史背景)
-
-
西班牙憲法演進歷程與1978年憲法施行40年之觀察/石雅如
-
壹、前言
-
貳、1812 年到1931 年西班牙諸憲法
-
參、『1978 憲法』制定過程與西班牙民主轉型
-
肆、兩次修憲
-
伍、近期政治問題與憲改呼聲
-
陸、結論
-
-
政治制度轉型對憲法體制的影響 以烏克蘭為個案的探討/Igor Piliaiev、魏百谷
-
壹、前言
-
貳、烏克蘭憲法的變遷歷程
-
參、憲法修訂的相關議案
-
肆、挑戰憲法原則與價值:烏克蘭現況
-
伍、結論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7485/0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