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可視為阿德勒「社會情懷」概念的延伸
人類是社會性物種,其基本渴望是有所隸屬。阿德勒將這種基本渴望稱為社會情懷,是一種社會共融的概念,一種人能與生命潮流相融合的感受,一種關懷他人福祉的意念。
本書從對自我的探索開始,了解自卑感與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對平等的理解,進而造成人際間、親子間、兩性間的衝突,限制了社會情懷的發展。然而,唯有每個人都能自覺與人平等,才有建立民主架構的能力,形成真正的民主社會;因此,充分了解平等的真諦,正是今人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做為阿德勒的直屬學生,作者跟隨阿德勒身邊多年,由其闡述阿德勒的理念,最具完整性與說服力。
人類是社會性物種,其基本渴望是有所隸屬。阿德勒將這種基本渴望稱為社會情懷,是一種社會共融的概念,一種人能與生命潮流相融合的感受,一種關懷他人福祉的意念。
本書從對自我的探索開始,了解自卑感與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對平等的理解,進而造成人際間、親子間、兩性間的衝突,限制了社會情懷的發展。然而,唯有每個人都能自覺與人平等,才有建立民主架構的能力,形成真正的民主社會;因此,充分了解平等的真諦,正是今人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做為阿德勒的直屬學生,作者跟隨阿德勒身邊多年,由其闡述阿德勒的理念,最具完整性與說服力。
- 中譯本序
- 審閱序/民主、平等、和諧的想像和行動/楊瑞珠
- 謝辭
- 自序
- 前言
-
PART I 自我探索
-
1 內在枷鎖
-
2 通往內在自由
-
-
PART II 心智與情緒功能的運作原則
-
3 情緒、心智與身體的交響曲
-
4 互動與人際關係
-
-
PART III 衝突的動力:從童年到成年
-
5 世代間的戰爭
-
6 家庭衝突的解決之道
-
7 性別之間的戰爭
-
-
PART IV 人與宇宙
-
8 人之生物性、社會性,以及宇宙性自卑
-
9 人與自然
-
10 科學革命
-
11 人與社會
-
-
PART V 衝突與解決
-
12 極端化的過程
-
13 宗教的功能
-
- 譯者後記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