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核心素養是現在學生二十年後在社會中面對各種挑戰的重要能力。二十年後的社會中堅分子現在就在校園裡接受教育,如果教師還是僅以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當作教學核心,那這些學生二十年後將無法適應社會生活,更不用說改善社會問題了。教師要有體認,核心素養需要被列入教學設計中,也需要被觀察與檢視其學習成效。
教師可以組織社群進行共備觀議課,以協同學習為學理基礎、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型塑為主軸,相互協助、相互刺激思考以及協助觀察學生表現,再發揮集體智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成效,教師也會在學生獲得學習成效中知覺自己實踐與改變的教育作為,教師就在如此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
教師可以組織社群進行共備觀議課,以協同學習為學理基礎、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型塑為主軸,相互協助、相互刺激思考以及協助觀察學生表現,再發揮集體智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成效,教師也會在學生獲得學習成效中知覺自己實踐與改變的教育作為,教師就在如此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
-
第一章 教師觀議課模式的發展
-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轉變
-
第二節 教師共備觀議課模式的學理與概念
-
第三節 以學生學習表現為焦點的共備觀議課模式
-
-
第二章 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表現
-
第一節 解讀領域核心素養
-
第二節 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
-
第三節 核心素養的學習評量
-
第四節 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
-
-
第三章 了解教師教學文化
-
第一節 學校教師文化
-
第二節 教師專業知識的學習風格
-
第三節 教師個人心理與壓力
-
-
第四章 教師自己先備課
-
第一節 核心素養中學習內容的自備課
-
第二節 核心素養中學習表現的自備課
-
第三節 核心素養之教學策略的自備課
-
-
第五章 教師共同備課
-
第一節 共備課時先說課
-
第二節 聆聽他人調整自己
-
第三節 主題式的共備(觀議)課
-
-
第六章 教師相互觀課
-
第一節 觀課前準備
-
第二節 觀察學生與記錄
-
第三節 評估學生的表現
-
-
第七章 教師集體議課
-
第一節 從集體議課中相互學習
-
第二節 為學生省思自己的教學
-
第三節 評估教師專業成長
-
-
第八章 探究教學實務知識
-
第一節 探究教學實務為導向的教師專業成長趨勢
-
第二節 關注教師教學實務知識的改變
-
第三節 撰寫教學實務研究論文
-
-
第九章 校長的課程領導作為
-
第一節 校長的公開課與帶領作為
-
第二節 校長需要策略性布局
-
第三節 社群運作策略與教師衝突的處理
-
-
第十章 教育局處與教學輔導團的協作
-
第一節 教育局處的引領角色
-
第二節 輔導團員與社群教師共同學習
-
第三節 持續提供校長與教師自我實現的機會
-
- 附錄 教師共備觀議課紀錄表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