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研究对象为台.湾D1三方势力 即独立于两大政党之外 以影响政治为目标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或有组织背景的个人。全书分为五章 靠前章为绪论 主要阐述xuan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研究方法;D1二章主要对“D1三方势力”这个概念作出解释和界定;D1三章和D1四章主要介绍D1三方势力对台.湾版图变迁的影响和非政党型D1三方势力的发展脉络及概况;D1五章揭示出D1三方势力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局限性。本书论点较为新颖 论述结构清晰 逻辑严密 所使用的论据及引用的资料都比较新颖 在该课题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台湾第三势力的活动记录
-
1.2.2 台湾第三势力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
-
1.2.3 与“第三势力”相关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
-
1.3 学术贡献与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架构
-
-
-
第2章 基本理论梳理
-
2.1 “第三势力”内涵的演变发展
-
2.1.1 1949年以前的“第三势力”
-
2.1.2 当代关于“第三势力”内涵的几种观点
-
-
2.2 对“第三势力”概念的界定
-
2.2.1 “第三势力”的基本概念
-
2.2.2 “第三势力”五要素
-
2.2.3 “第三势力”的主要特征
-
-
2.3 相关概念辨析
-
2.3.1 第三势力与第三党之关系
-
2.3.2 第三势力与中间党派之关系
-
2.3.3 第三势力与利益集团之关系
-
2.3.4 第三势力与非政府组织之关系
-
2.3.5 第三势力与第三社会之关系
-
2.3.6 第三势力与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之关系
-
-
2.4 第三势力的类型区隔
-
2.4.1 政党型第三势力
-
2.4.2 社会运动型第三势力
-
2.4.3 无党籍人士及其团体
-
2.4.4 脱党参选者
-
2.4.5 混合型第三势力
-
-
2.5 第三势力的生存机理
-
2.5.1 政党型第三势力的生存机理
-
2.5.2 社会运动型第三势力的生存机理
-
-
2.6 台湾政党型第三势力的选民基础
-
2.6.1 关于中间选民
-
2.6.2 关于极端型选民
-
-
2.7 台湾第三势力生存的特殊政治环境
-
2.7.1 蓝绿二元结构是第三势力无法回避的政治环境
-
2.7.2 第三势力是国、民两大党之外的政治势力
-
-
-
第3章 从第三势力视角看台湾政党版图变迁
-
3.1 从“第三党”视角看台湾政党演变脉络
-
3.2 第三势力首次登台-新党的兴衰
-
3.2.1 新党的成立
-
3.2.2 新党的历程
-
3.2.3 新党的作用
-
-
3.3 新党衰落后台湾政党格局的演变
-
3.3.1 “2大+2小”格局的出现
-
3.3.2 亲民党与两大主要政党的互动
-
3.3.3 “台联党”与两大党的竞合关系
-
-
小结
-
-
第4章 台湾非政党型第三势力
-
4.1 社会运动型第三势力
-
4.1.1 社会运动发展脉络
-
4.1.2 社会运动的蹒跚成长-以“反核四”环保运动为例
-
4.1.3 社会运动的巅峰之作-红衫军“倒扁运动”
-
-
4.2 非政党、非运动型的第三势力
-
4.2.1 无党籍人士及其团体概况
-
4.2.2 脱党参选者概况
-
4.2.3 混合型第三势力概况
-
-
小结
-
-
第5章 台湾第三势力存在的心然性与发展的局限性
-
5.1 第三势力的成长空间
-
5.2 保障第三势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要素
-
5.3 第三势力的价值与作用
-
5.4 第三势力的未来前景
-
- 参考书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