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神聖的遺忘: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2752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二十一世紀的氛圍,是充滿末世焦慮的,我們還能不能相信什麼?期待什麼?希望什麼?

  本書回歸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前的整整兩百年前的一七八九年,那一年發生了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發生之前,是典型的M型社會,一端是貴族,另一端是平民,而逐步開始要在歷史舞台變成要角的中產階級,正慢慢地侵蝕貴族階層的影響力,他們將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主力推手,終結文化史上的洛可可時代,開啟浪漫時代。

  從法國大革命到柏林圍牆倒塌這兩百年間,資本主義、相應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理想主義、虛無主義、英雄期待與幻滅,商業化現代化,以及在傳統制式的教會信仰破產後,努力尋找通往神聖的道路,這一切,都在這兩百年間出現、發展,走到如今看似已到了盡頭,這兩百年是一條通往現代的過去,是跟當今息息相關的歷史。

  本書從繪畫史的角度來看這兩百年的歷史,最終回到我們所面對的時代,看這發展過程中逐步失落的、努力尋找的,雖然無法在此得出一個答案,但相信那些逐步遺忘失落的元素,很可能正是一條通往未來的新路,讓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還能夠相信、期待與希望。
  • 推薦序一 神聖的遺忘 - 一個懷抱基督信仰的視角 馮君蘭牧師
  • 推薦序二 與畫對話,與己對話 戴佳茹博士
  • 作者序
  • 第一章 理想與幻滅
    • 01 洛可可時代的時尚與奢華
    • 02 藝術家大衛與他的理想主義
    • 03 期待英雄拿破崙-從理想主義到犬儒主義,虛無主義
    • 04 等待書寫的懺悔錄-浪漫時代的激情與心靈幽暗
    • 05 在西班牙沒落歷史與個體生命迴廊中的哥雅
    • 06 風景畫的寓意(1)-從文化獨立到宗教象徵(低地國)
    • 07 風景畫的寓意(2)-危險的泛靈邊界(德國)
    • 08 風景畫的寓意(3)-工業時代的田園詩(英法)
    • 09 風景畫的寓意(4)-大自然的暴力(英國)
    • 10 一切都是為了底層百姓-寫實主義
  • 第二章 瞬間與永恆
    • 11 都會中的人-印象派的省思(1)
    • 12 快樂的藝術-印象派的省思(2)
    • 13 現代化都會與社會底層-印象派的省思(3)
    • 14 尋找永恆的渴望-印象派的省思(4)
    • 15 梵谷的藝術心靈與基督信仰
  • 第三章 神蝕與絕望
    • 16 塞尚的蘋果與唯心主觀
    • 17 高更筆下的基督與受難者
    • 18 孟克筆下的十字架與存在的疏離焦慮
    • 19 克林姆的十字架與世紀末華麗性愛
    • 20 二十世紀藝術形式的創新與危機
    • 21 抽象藝術的理想追尋
    • 22 戰爭懼慄的十字架
    • 23 達利的十字架
    • 24 藝術家筆下的教堂
  • 總結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