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温病学

出版日期
2018/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478371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世紀50年代始,我國中醫院校相繼成立,當時尚無規範的教材可使用,於是南京中醫學院(現南京中醫藥大學)組織了一批造詣精湛、頗孚眾望的中醫藥學專家,將多年來的讀書、備課筆記加以整理修改,並聽取多方面意見,著成教參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繼出版,包括《黃帝內經》《金匱要略》《溫病學》《傷寒論》。此批教參是國內首部教參,亦是各類教材的參考底本,含金量頗高。目前,這類經典著作甚至在各大學圖書館都難覓蹤跡,讀者求索無門。若這批著作因此消失於世,實為可惜。 此套叢書的主要特點:一是彙集了諸多中醫藥大家的學術觀點,旁徵博引,以使讀者達到熟讀一書而能通曉一門學科的程度。二是20世紀50年代學風嚴謹,治學樸實,此批著作皆經過反復推敲、集思廣益、精雕細琢而成,經得起歲月的檢驗,可信度高。三是文字簡潔精練,書中用了大量線條圖、圖表等形式把重點進行扼要歸納,便於讀者理解和記憶。
  • 上篇 总论
    • 绪言
      • 一、什麽是温病
      • 二、何谓温病学说
      • 三、为什麽要学习温病和怎样学习温病
    • 第一章 温病学说发展概况
      • 一、温病学说的起源与《伤寒论》的关系
      • 二、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与其创造
      • 三、温病学说体系的形成与争论
    • 第二章 温病与温疫
      • 一、释义
      •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 三、温疫与瘟疫的关系
      • 四、温疫概括介绍
    • 第三章 新感与伏邪
      • 一、源流
      • 二、新感
      • 三、伏邪
    • 第四章 卫气营血与三焦
      • 一、卫气营血
      • 二、三焦
      • 三、三焦与卫气营血及六经的相互关系
    • 第五章 辨舌验齿
      • 一、辨舌
      • 二、验齿
    • 第六章 辨斑、疹、白
      • 一、斑、疹、白的成因
      • 二、斑、疹、白的性状与鉴别
      • 三、斑、疹、白的诊断意义
      • 四、斑、疹、白的治法
    • 第七章 温病治法概要
      • 一、伤寒温病在治法上有什麽不同
      • 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在治法上有什麽不同
      • 三、几种常用的温病治疗方法
  • 下篇 各论
    • 第八章 春温
    • 第九章 风温
    • 第十章 暑温
      • 附 暑厥、暑风、暑瘵、暑秽
    • 第十一章 伏暑
    • 第十二章 湿温
    • 第十三章 温疟和瘅疟
      • 一、温疟
      • 二、瘅疟
      • 附 风疟、暑疟、湿疟、疫疟、瘴疟
    • 第十四章 湿热痢
      • 附 疫痢
    • 第十五章 秋燥
    • 第十六章 冬温
      • 附 烂喉痧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